程朱理學,朱熹是繼承及集大成者。
他的成就從何而來,源於他的魄力和毅力。
大宋朝,儒家學說並不吃香。
吃香的,有改革推動作用的法學。
以及,有嚴重自嗨傾向的佛學。
前者,是主戰派的興奮劑。
後者,是求和派的溫柔鄉。
儒家學說,在廟堂之上不能絕山斷海。
在江湖之中,又不能禦敵殺伐。
所以大宋的幾代領導人,都不喜歡儒家學者。
但學者朱熹,卻從來不這麼認為。
他覺得,儒家能夠存在千年,一定有它的道理。
在這個時代不受歡迎,那是時代的局限性。
並不說明,儒家學術在未來就不行。
於是,他以一己之力,用一生追求去實踐。
最終,他建立了一個新的文化學派,後世稱之為“理學”。
理學,是儒學的一個發展階段。
理是自然的普遍法則,也是人類社會的法則。
理學吸收了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形成了新的思想體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熹的成功,是一個小小的特例。
他用一根小竹竿,攪亂一潭死水,煉成了一方清渠。完)
5.張載:天地生民為尊,往聖萬事為要
論文人的情懷,張載是獨一份的。
他的觀點很煽情,也很有正能量。
不過,在那個不缺高論的年代。
站隊正確與否,才是決定出路是否通暢的關鍵。
很可惜,張載站錯了隊。
他的人生,並不被人所仰慕。
他的高論,卻成為後世之人仰望的心燈。
說實在的,他並不喜歡王安石。
喜歡變法的人,表麵上改變的是社會經濟形態。
但最終,一定會對意識形態領域造成影響。
而這一點,是張載不願意看見的。
張載信奉的,是程朱理學,儒家學說。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從開始的虛與委蛇,到最後的背道而馳。
他與王安石撕破臉皮,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
之後,他的人生就發生重大的改變。
仕途,成為是他遙不可攀的過牆梯。
此刻的他,正在逃回橫渠的路上。
家中尚有三畝薄田,可以讓他安身立命。
既然不能當官,那就為往聖繼絕學。
畢竟人活著,留名青史比什麼都重要。完)
6.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把愛說得天上有,人間無的。
這樣的事兒,也隻有大文豪周敦頤做得到。
他深愛著,飄香院的小蓮。
莫奈何,小蓮還是個含苞待放的幼齒。
礙於俗世情麵,又是理學大家。
斷然不敢做,有違禮法的事情出來。
隻能夠把深沉的愛意,藏在這文字裡。
日日吟誦,夜夜默讀。
然而,世上就有些好事之徒。
偏把周敦頤金窩藏蓮的事情,分成九段。
每日分早、中、晚三次,在黃四酒樓直播。
不多久,全國人民都知道周敦頤愛蓮。
那麼清新脫俗的愛意,哪個人能不羨慕呢?
有羨慕,自然有嫉妒。有嫉妒,自然有抹黑之人。
周敦頤學生眾多,出謀劃策應對的人也不少。
其中,就有薛姓的學生提議。
大家夥集資給老師挖個蓮花池,種些蓮花。
在蓮花池的邊上,蓋一座蓮花亭。
找名震京師的李木匠,把《愛蓮說》雕刻成牌匾。
愛蓮苑落成之日,京師大腕雲集。
關於小蓮的緋聞,世人也就不再提了。完)
喜歡眾生芸:王者浴血請大家收藏:()眾生芸:王者浴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