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賢相智策閣上)
1.海瑞:清官為數不多,我要排在前麵
海瑞是直腸子,見人就噴。
所以很多貪官見到他,都扭頭回避他。
誰都不願意,跟糞坑裡的石頭較真。
加上,海瑞又是一個不講情麵的人。
他認準的事情,就是親爹媽來勸都不管用。
該打的板子,該做的決斷,一丁點也不會發生改變。
此外,海瑞還是個沒有愛好的男人。
鈔票,鈔票不喜歡。女人,女人不喜歡。
就連詩詞歌賦,也都沒有一樣喜歡的。
總之一句話,就是非常難溝通的主。
但是,貪官們也不是省油的燈。
他們就喜歡,找海瑞的朋友來出氣。
朋友們知道了背後的原因,就開始躲著海瑞。
因為怕被他連累,被流放到不毛之地。
或者,被舉報抄了家,被關進了監牢等等。
即便舉目無親,海瑞還是贏了一回。
他用舉世無雙的狗屎運,扳倒了全國最大的權臣嚴嵩。
作為第一個成功吃螃蟹的人,海瑞的排位直線上升。
清官的名號,是後來之人加上去的。
因為打到權臣的名號確實不妥,畢竟權臣再大也是皇家的狗。
打狗打得太厲害,總歸有損主人家的麵子。完)
2.劉伯溫:功名無非福祿,一日不過三餐
洪武六年,初春。
遠在金陵的朱元璋,遣人給劉伯溫送了一封信。
信上說,金陵城的迎春花開了。
希望劉伯溫能夠在暮春時節,去金陵城賞花。
順便,跟他聊一聊過去的故事。
信中,還夾了一張竹葉做的書簽。
上麵寫著:“功名無非福祿,一日不過三餐。”
劉伯溫收到信,命兒子寫了封回信。
信上說,自己的身體遭遇風寒,沒辦法行動。
也許下輩子,才能和皇帝相見。
希望百年之後,自己的兒子可以繼續侍奉皇帝。
很快,信就送到了朱元璋的手裡。
但朱元璋,並沒有給劉伯溫回信。
因為他知道,劉伯溫依然是在責怪他。
但劉伯溫哪裡知道,那是在保護他。
當時,胡惟庸權傾朝野,幾乎沒有人可以抗衡。
僅剩的幾個,不是被他打壓,就是被他找機會罷了官。
倒黴的劉伯溫,撞在了胡惟庸的槍口上。
如果,朱元璋不把劉伯溫送回老家。
劉伯溫,現在已經入土為安了。
阿基啊,做皇帝也不容易,斯密嗎嘍了啊。完)
3.商輅:做個賢臣很苦,苦到說不出來
當三朝元老,已經不容易了。
偏是商輅,當了三朝的內閣首輔。
這份差事,在和平年代已屬不易。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那更是操碎了心。
所以,商輅心裡的苦,那是真苦,說不出來的苦。
他的苦,是一心想要匡扶社稷的苦。
和所有的狀元一樣,他矢誌要舍命帝王家。
堅決擁護皇家的決定,在迎接英宗這件事上不予餘力。
在其位,謀其政,想乾好自己的工作,就得吃苦。
他的苦,是奪門之變無法申訴的苦。
皇家內鬥,最受傷的還是朝廷裡的大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