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碧玉初妝牽絲戲肆)
partfour:俏媒婆巧舌破堅冰憨老爹妙語試賢王壹)
書接上回!
汝南王司馬亮看了心腹趙乾的密報,對溫縣農家女劉碧玉產生了濃厚興趣,決定提前巡查河內郡,欲親自一探究竟。這邊廂,溫縣縣令周文康聞風而動,厚賞劉家,引得鄉鄰議論紛紛,劉家父女則是心中忐忑,不知福兮禍兮。
且說這小縣城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不出兩日,便傳遍了全縣的大小角落。劉家那原本清淨的籬笆小院,頓時成了十裡八鄉最熱鬨的所在。
有那好奇的鄉鄰,假借串門之名,實為探聽虛實,眼睛滴溜溜地在院裡掃視,恨不得從牆角磚縫裡看出朵花來。有那心善的,替老劉高興,說著“碧玉丫頭總算熬出頭了”的暖心話。
當然,也有那心眼小的,酸溜溜地嘀咕:“哼,麻雀就算飛上了枝頭,也未必成得了鳳凰,王府那是好待的地方?彆福沒享著,反惹一身騷。”
老劉是個老實人,麵對這突如其來的關注和議論,隻覺得渾身不自在,整日裡唉聲歎氣,連田裡的活計都有些無心打理了,還架起了一雙“熊貓眼”。
碧玉倒是比父親沉靜得多。她照舊讀書、習字、撫琴,閒暇時侍弄她那幾盆長勢不錯的蘭草。她心知肚明,縣太爺的賞賜絕非無緣無故,定然與那日來的勁裝漢子有關。
究竟,那位“貴客”究竟是何身份?其背後之人意欲何為?是福是禍,如今也隻能靜觀其變了。她將那份不安深深埋藏,反而時常寬慰父親:“爹爹莫要憂心,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咱們行得正坐得端,凡事坦然處之便好。”
這一日,天色方蒙蒙亮,劉家院牆外,便傳來一陣格外清脆響亮的笑語聲。隻見一位身著絳紫色錦緞褙子、頭戴赤金點翠大花、麵若銀盤、眼似秋水的中年婦人,扭著水蛇腰,由兩個小丫鬟攙扶著,步履生風地走了過來。
人未到,聲先至:“哎呦喂!這可是積德行善的老劉家?快讓我瞧瞧,是怎生的風水寶地,養出了驚動王府的玉人兒。”
來者非是旁人,正是河內郡乃至洛陽城裡都頗有名的官媒婆,姓金,因口齒伶俐、能說會道,人送外號“金畫眉”。
這金媒婆可不是尋常人物,專為達官顯貴、世家大族牽線搭橋,經她手成的姻緣不計其數,便是王府郡主的婚事,她也曾摻和過幾句。此番汝南王府竟將說合農家女的重任交給她,可見對此事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
老劉聞聲出來,見這婦人通身的富貴氣派,心中先怯了三分,忙不迭地將人往屋裡請。金媒婆卻不肯進屋,隻拿那雙精明的眼睛將小院上上下下打量了個遍,目光最後落在聞聲從屋內走出的劉碧玉身上。
但見碧玉一身半舊不新的藕荷色布衣,未施脂粉,青絲僅用一根木簪鬆鬆挽起,雖是荊釵布裙,卻難掩其清麗容光,尤其是那份恬淡從容的氣度,竟讓見慣了美人的金媒婆也暗自喝了一聲彩。
“嘖嘖嘖,了不得,真真是了不得!”金媒婆繞著碧玉走了半圈子,拍著手笑道,“我道是哪裡的仙女兒下了凡塵,原是在這沁水河畔藏著呢。瞧瞧這眉眼,這身段,這通身的氣派,便是洛陽城裡的大家閨秀,也未必比得上。老劉啊老劉,你可是養了個好閨女,天大的造化就要落到頭上了。”
老劉被她一連串的誇讚砸得頭暈,尷尬地搓著手,訥訥不知如何應答。碧玉微微一福,不卑不亢地道:“媽媽過獎了。寒門陋質,不敢當如此謬讚。不知媽媽今日光臨寒舍,有何見教?”
金媒婆見碧玉舉止有度,談吐文雅,心中更是歡喜,知道這樁媒事若能做成,必是一段佳話,自己的招牌也能更響亮了。
她揮退丫鬟,自己拉過一張小板凳,毫不客氣地坐在院中棗樹下,笑道:“姑娘是個爽快人,那媽媽我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我今日來,是受人之托,天大的喜事要送給姑娘。”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喜歡眾生芸:王者浴血請大家收藏:()眾生芸:王者浴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