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急忙推開虛掩的房門,快步踏入屋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室內的陳設一如往昔,桌椅、書卷、蒲團……
一切都還是記憶中的模樣,隻是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灰塵氣息,那個曾無數次在此傳道授業、靜坐沉思的熟悉身影,卻杳然無蹤。
他在屋內焦急地四下搜尋,目光掃過每一處熟悉的角落,最終,在師父平日靜坐修習的蒲團旁邊,一方青玉鎮紙下,壓著一封信箋。
信封上並無署名,但那遒勁有力、飄逸熟悉的筆跡,隻一眼,趙雲便認出,這正是師父童淵親筆所書。
他的心跳陡然加速,指尖帶著難以抑製的微顫,小心翼翼地拿起信封,拆開封口,抽出裡麵的信紙。熟悉的墨香撲麵而來,信上的字跡清晰映入眼簾:
“吾徒趙雲親啟:
見字如麵。
當你展讀此信之時,為師已飄然遠遊,遍曆山河,歸期難料,無需為我掛懷。
吾師兄李彥之事,為師已知悉。
生死乃天定,命數使然,非汝之責,切莫過於自疚,徒增心魔。
至於那呂布,其人勇則勇矣,冠絕當世,然性情暴戾乖張,反複無常,其所修武道雖霸烈無匹,卻已偏離正途,步入歧路。
此等人物,縱能強橫一時,終究難成大道。
日後若再相遇,能為師兄討還公道自是最好,倘若力有不逮,萬不可逞一時之勇,務必以自身周全為上。
為師亦不願痛失佳徒。
當日讓你遠赴並州尋訪師兄,實乃為師一番苦心安排。
你手中那杆龍膽亮銀槍,非但是槍中神兵,更是為師對你資質的認可與期許。
師兄見槍如見我,自會明白為師心意,將那‘七探盤蛇槍法’傾囊相授於你。
此槍法雖與你所習‘百鳥朝鳳槍’同出一源,卻另辟蹊徑,於臨陣搏殺之道,更添無窮變化與淩厲殺意。
尤為難得的是,此槍法並非僵化死板之招式,而是一套蘊含生生不息之理的‘活槍法’,其精髓在於悟,在於變。
望你勤學苦練,深研其妙,若能融會貫通,推陳出新,將其推演至更高深之境地,其威力未始不能超越‘百鳥朝鳳’。
萬勿懈怠,方不負此槍,不負己身天賦。
放眼當下,漢祚衰微,天下板蕩,群雄逐鹿,亂世已然降臨。
你身懷絕世武藝,正當其時,應審慎擇一胸懷天下、德才兼備之明主輔佐,上以匡扶漢室,下以救濟蒼生,方不負為師悉心教導,亦不負你手中神槍之赫赫威名。
最後叮囑一句:江湖險惡,世事叵測,在外闖蕩,務必時時警醒,事事三思,謹慎行止,善自珍重。
為師逍遙雲遊,四海為家,自有安身立命之處,無需你分心掛念。
師,童淵親筆。”
一字一句,讀罷恩師手書,趙雲怔怔地立在原地,良久無言,唯有眼眶不自覺地微微濕潤。
師父的字裡行間,看似平淡從容,卻無處不滲透著如山般厚重、似水般深沉的關懷與殷切期望。
得知師伯的噩耗,師父非但沒有半分責難之意,反而諄諄告誡自己要以安危為重,切勿衝動行事;更在字裡行間為自己指明了前路方向,鼓勵自己投身這風雲變幻的亂世,尋找值得輔佐的明主,成就一番事業。
尤其是信末那句樸實無華的“務必照顧好自己”,宛如一股暖流,瞬間淌過趙雲的心田,驅散了連日來的陰霾與疲憊。
他默默地將信紙仔細疊好,如同珍藏稀世之寶般,小心翼翼地放入懷中,貼身安放。
隨後,他深吸一口氣,不再沉湎於感傷,而是開始動手,一絲不苟地將屋子裡的每個角落都清掃擦拭乾淨,拂去積塵,將桌椅書卷歸置整齊,儘力將一切都恢複成師父平日居住時的模樣,仿佛師父隻是暫時外出,很快便會回來。
做完這一切,趙雲來到師父慣常打坐的蒲團前,整理好衣冠,神情肅穆莊重,恭恭敬敬地跪下,向著空無一人的蒲團,鄭重地叩首三下,每一次叩首都無比虔誠。
“師父,”
他低聲而堅定地說道,
“弟子謹遵您的教誨。”
“弟子定會勤修不輟,將‘七探盤蛇槍法’與‘百鳥朝鳳槍’融會貫通,日臻化境。弟子亦會謹遵師命,尋覓明主,投身報國,匡扶正道,濟世安民,絕不辜負師父的期望,絕不玷汙師門清譽。”
“請師父放心雲遊,弟子已非昔日懵懂少年,定會照顧好自己,謹慎行事。”
他緩緩抬起頭,原本因未能見到師父而略顯迷茫的眼神,此刻已被無比的堅定與清明所取代。
雖然此番蓬萊之行,未能與恩師相見,但師父留下的這封信,卻如同一盞明燈,驅散了他心中的諸多鬱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讓他對未來該何去何從,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那個值得自己傾力輔佐,共創大業的身影,似乎也隱隱在心中浮現……
第六十七章完)
喜歡三國:雲大怒,你惹我乾啥請大家收藏:()三國:雲大怒,你惹我乾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