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何去何從感到迷茫的,除了馬仙洪,還有張靈玉。
張之維讓他下山曆練。
他領命以後,回住所簡單收拾一下行李就走,都沒和榮山這位師兄打招呼,業興、極雲等師侄就更不用說。
直到張之維告知,榮山等人才知道張靈玉下山了。
然後,榮山具體了解了一下情況,帶著一絲擔憂對張之維道:“師父,我問了一下管財務的弟子,他們說靈玉師弟沒有去他們那兒領盤纏。”
“此外,他也沒有手機。”
“這不會出什麼事吧?”
聞言,張之維瞬間一愣。
旁邊的田晉中則麵露疑惑道:“靈玉他為什麼沒去拿盤纏?”
在田晉中和張之維那一代,下山曆練無所謂盤纏。因為時局混亂,異人手段不受限製,能被打發下山曆練的門人都學有所成,憑借手段肯定餓不死。
但到了張靈玉、榮山這一輩,時代更新,異人手段受限,謀財不易。
而在山下,幾乎處處要錢。
因此,天師府乃至各大門派都作出調整,讓門人下山曆練時可以領一筆盤纏。
這是福利,也是體麵。
不然,在這和平的年代,堂堂名門大派讓弟子下山曆練一毛不拔,以至其隻能睡橋洞、當乞丐,傳出去讓人笑話。
不過既是曆練,這筆盤纏自然不多。
可不肆意揮霍的話,保證曆練之人短時間吃喝住行不愁還是可以的。
至於後續如何,就得看曆練之人本身了。
這事張靈玉是知道的,而且它合規合法合情合理。就算張靈玉性格正直,也沒道理抗拒。因為現在這個時代,在山下沒錢傍身,不至於寸步難行,卻難有作為。
張靈玉之前下過山,明白這點,卻沒有去領盤纏。
什麼情況?
對於這個問題,榮山同樣不解,一陣撓頭之後,隻得猜測道:“可能是他下山心切,忘記了。”
田晉中:“……”
張之維眼角一抽,擺手道:“無妨,當年我和你師叔他們下山曆練時同樣是兩袖清風,不照樣過來了。”
說罷,他掏出手機開始給山下其他幾個弟子以及陸瑾等人打電話,通話內容很統一:自己不成器的徒弟張靈玉下山曆練了,如果其有事求到他們頭上,彆搭理!
榮山和田晉中麵麵相覷,一時分不清張之維說的是真話還是反話。
不過,兩人也沒太過在意。
畢竟張靈玉的本事他們是了解的,再怎麼樣也不至於餓死。
而張靈玉下山以後的確沒餓死,但情況卻沒好到哪兒去。
他領了師命後,聽聞夏禾和“某個後起之秀”混在一起、關係親密,儘管沒有荒誕地覺得頭發變色,但下山的心思確實急切了不少。等離開龍虎山,準備坐車了,才反應過來自己沒有領盤纏。
意識到這個問題,他本想回山,轉念卻想到自己已經下山,算是正式開始曆練了。
當下因為些許錢財掉頭回去,麵子掛不住,且有違“無召不得回”的師命。
而且他記得師父張之維當初下山曆練也是身無分文,卻圓滿回山。自己身為師父的弟子,不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也不能太拉胯,否則有失師父顏麵。
此外,他自認有些本事,如今又是和平年代,自力更生賺些錢應該不難。
結果想法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
當張靈玉開始思量怎麼賺錢時,發現自己能拿出手的本事隻有看相和算命。
然後,他來到人流密集的地方付諸實踐,卻發現這錢是真不好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