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下的鬆和縣而言,鬆和農貿那邊,謝維良彙報的這個情況的確算得上是一個極大的驚喜。
就連黎衛彬自己,掛斷謝維良的電話後。
沉思了片刻,也是立馬就撥通了市裡的號碼,把這個消息給葛宏偉做了一個簡短的彙報。
而片刻後。
辦公室裡,看著沙發上麵帶喜色的陳曉華和李富貴,黎衛彬也是難得起身給這兩位老部下親自泡了一壺好茶。
“老謝還是用了心的,這個工作他們農貿已經折騰了好幾個月吧?”
“不過黎縣長,這次能拿下槐林縣的綠色產業項目,我看林書記那邊恐怕又要上火咯。”
屋子裡。
放下手裡的茶壺,黎衛彬聽到李富貴的話也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李富貴說的林書記當然是豐水縣的縣委書記林清泉。
林清泉會不會上火他不太清楚,但是多半也能猜到,如果得到這個消息,林清泉十有八九肯定是要罵娘。
畢竟在綠色產業這一塊,論起點豐水縣要早過鬆和起碼兩年的時間,這還隻是保守估計。
偏偏現在牆內開花牆外香的是鬆和,而不是他們豐水。
鬆和縣真正開始推廣綠色產業是在2004年的年底,進入全麵推廣階段則是在2006年的年初,迄今也不過2年不到的時間。
但是就目前來看的話。
鬆和縣在綠色產業上,顯然已經有了全麵超越豐水縣的趨勢,尤其是在全麵推廣的問題上麵,相比於豐水縣當初大水漫灌的做法,鬆和縣這邊則采用了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逐步落實的規劃。
目前從鬆和農貿統計的數據來看,鬆和縣想徹底把綠色產業實現全線覆蓋,恐怕還要等到明年,也就是08年的上半年結束才行。
但是李富貴剛才那句話說的很不錯。
這一次謝維良的確是做了一件大事情,居然拿下了槐林縣的綠色產業項目。
當然,這裡麵也有他這個縣長的功勞。
“我看林書記就算是真的上火也沒辦法,槐林縣眼饞鬆豐的綠色產業不是一天兩天了,我記得去年的展銷會上,他們李書記就提出過這個問題,希望能借助鬆豐的資源推廣綠色產業。”
“這個情況黎縣長您還有印象吧?”
抿了口茶水,陳曉華也是感慨。
他是跟著黎衛彬一路從豐水縣走到鬆和這一步的,當年豐水縣搞綠色產業的時候,他就是河塔鎮的產業辦公室主任,自然清楚這其中的每一個經過。
當時當初哪裡會想到河塔鎮的綠色產業會發展到這一步。
從河塔鎮到九城鎮,再到整個豐水縣。
進而擴散到鬆和縣,現在馬上又要開始在槐林縣落地生根。
當真是星星之火變成了燎原之勢。
“這個還是有印象的。”
“可惜也不可惜,可惜的是槐林縣多耽誤了一年多的時間,不可惜嘛主要就是我們這邊了,當初豐水要是同意了這個提議的話,恐怕就沒有我們鬆和縣什麼事情了。”
聽到陳曉華的話,黎衛彬點了點頭說道。
這個事情他怎麼會不記得。
去年的展銷會,槐林縣的縣委書記李忠華明裡暗裡說了好幾次,當時葛宏偉倒是想表態,但是奈何鬆和縣自身也是麵臨著財政資金緊張,綠色產業剛剛在全縣鋪開,還沒有形成規模化效應的關鍵時期。
而且當時鬆和食品也是剛起步不久,甚至連淮陽市內的市場都沒有全麵涉足,真正有能力做這個事情的是豐水縣。
可惜時任豐水縣委書記的董帥揣著明白裝糊塗,認為參與槐林縣的綠色產業會分散豐水那邊的注意力。
而且在豐水縣的產業規模和渠道體係還沒有固化的時候,多一個槐林縣會進一步激化市場競爭。
所以當時豐水縣沒有同意這個提議。
據說李忠華回去之後還罵了娘,說董帥吃獨食。
當然了,這都是傳言,真假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