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黎衛彬愣愣地坐回辦公桌後麵,整個人也是宛如雷擊似地說不出話來,一直到話筒裡再次傳來石向紅的聲音,這才幡然回過神問道:“向紅姐,消息屬實嗎?”
“這個消息目前還沒有公布,我也是聽筱筱她姨奶奶說的,屬實不屬實確實不好說。”
“不過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千萬不要外傳。”
石向紅也有過體製內的工作經曆,一些基本的原則還是知道。
嗯了一聲黎衛彬也沒多說什麼,石向紅又叮囑他一定要儘量去一趟省城才掛斷電話。
但是放下手機後,黎衛彬腦子裡卻怎麼都平靜不下來。
不得不說,石向紅給他透露的這個消息實在是太意外了一點。
按照石向紅的說法,省農科院的書記年家華已經正式敲定將會在年前調任淮陽市,而擔任的職務是淮陽市的一把手,也就是市委書記。
淮陽市的市委書記。
儘管記憶太過久遠,但是他能肯定的是,淮陽市的曆任書記裡麵肯定沒有年家華的名字。
這又是一個跟自己有所交集,但是人生軌跡發生變化的人。
“看來很多事情都變了啊!”
點了根煙。
黎衛彬走到窗戶麵前,時至冬日,窗外的綠意已經完全凋零了。
被濃濃的煙味嗆得咳了咳嗓子,他順手推開麵前的老式窗戶,一股子的冷風猛然迎麵撲過來,整個身子頓時也是一個激靈,就連人都清醒了不少。
時間過的真是快啊。
不知不覺,自己來河塔鎮居然已經過去半年了。
扔掉手裡的煙頭黎衛彬也沒多想,年家華來淮陽擔任領導職務固然是一個好消息,但是也僅此而已了,至少就目前而言,以他的身份恐怕還夠不到這麼高。
……
隨著年關將近,各級部門明顯都變得忙碌了起來,不僅僅是專項工作,就連日常的一些事務都變得無比的繁雜。
到了年底,縣裡的每個部門最多的通知就是要材料、要總結、要數據,下麵的鄉鎮是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不是在交材料的路上就是在做材料整理數據。
辦公室那邊,黎衛彬好幾次看到唐燕,對方都是神色匆匆,步履飛快,劉琳琳更是幾次到他辦公室裡來吐槽工作太多根本就忙不過來,他也隻能先安撫住人,但是心裡已經動了調整人事的心思。
劉琳琳的性格不錯,人做事情也認真,但是抗壓能力太差,反倒不如後來的董平平,話一說回來,目前黨政辦的人手確實太少了一些。
“加人?”
“黨政辦的人手已經不算少了,再加的話哪來的人員編製?”
書記辦公室裡。
聽到黎衛彬提出要給黨政辦添加人手的意見,林清泉也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問道,不過隨即就反應過來。
“你說的是陳曉華那邊的問題吧?”
點了點頭,黎衛彬說的的確是陳曉華的問題。
陳曉華雖然是黨政辦的副主任,但是工作基本上都是專項工作,往年黨政辦雖然忙,但是不至於像今年這樣根本轉不動。
主要就是今年一下子多了好幾個專項工作,現在這些工作起碼有一半多的任務量都放在了黨政辦這邊。
不過增加人手在機關了一向就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你加了彆人不加?到時候領導麵前的意見恐怕會有一大堆。
黎衛彬也是早就有所準備,所以直接就提出要把之前的綠色經濟工作小組直接實體化,設立產業辦,跟資產管理辦公室合署辦公,這樣機構的編製沒有增加,無非就是調派幾個人手的問題。
早先設立資產管理辦公室的時候,縣裡給了人員編製,隻不過這個機構目前還沒有影子而已。
“這個問題先放一放吧,產業辦要不要設,我看還是要在下午的黨委會上走一遍流程。”
見林清泉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黎衛彬也隻能點頭答應下來。
然而令黎衛彬詫異的是。
下午的黨委會上,當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個跳出來提反對意見的並不是鎮長陳剛和副鎮長周大海,居然是副書記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