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被孫濤推出來做擋箭牌,黎衛彬心裡倒是沒什麼不悅,畢竟話是出自林清泉之口,孫濤敢當眾提出來那就說明確有此事,在這個問題上孫濤恐怕也不敢信口開河。
但是此刻黎衛彬卻有些反感李原龍的做法,這位李副書記擺明了就是瞅準了今天林清泉不在場,然後借著方緯誠視察工作的機會搞狐假虎威的那一套。
然而他也不是三歲的小孩子,處理這種問題不敢說得心應手,最起碼也不是李原龍能拿捏得住。
所以略作沉思後,黎衛彬直接就開口道:
“方書記,關於這個問題,我當初考慮的是河塔鎮初次落實這麼大的項目,而且綠色產業又是一個新東西,很多想法和工作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謹慎一點肯定有利無弊。”
“從第一期工程的落實結果來看,我們目前的思路問題不大,但是第二期工程增加了很多新的內容,包括選種育種、培土施肥等各個環節,另外就是作物生長期的管理和人員的調配等等。”
“我個人認為第三期工程最好是等第二期工程的結果出來再落實也不遲,老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言辭中,黎衛彬並沒有直接否定李原龍的提議,而是轉移話題把重點放到了工作的考慮方麵。
但是眾人都不是傻子,聽聲知意當然明白黎衛彬雖然沒有明著反對,但是意思就是不同意。
果然,聽到黎衛彬的話,李原龍的臉色也是立馬就拉了下來。
轉而就把目光轉向方緯誠,試圖得到這位老領導的支持。
然而讓李原龍意想不到的是方緯誠居然點了點頭。
“嗯,你的考慮還是周到的。”
“綠色產業彆說是我們豐水縣,就算是在整個淮陽市和江南都是新東西,新概念,落實工作確實要謹慎。”
“這樣吧,這個工作因為我跟雷縣長都沒有具體經受,小黎是主要的工作落實人,我看還是聽小黎的意見。”
“當然了,具體工作怎麼做要尊重客觀實際,你們河塔鎮還是要繼續研究研究,回頭讓清泉同誌再做決定。”
其實方緯誠的回答基本上是在黎衛彬的預料之中。
儘管李原龍是這位方書記以前的聯絡員,也是這一次放到河塔鎮的一枚棋子,但是方緯誠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就亂作為。
畢竟是執掌一方的縣委書記,方緯誠能做到這個地步就肯定不會意氣用事。
現在河塔鎮的綠色產業,誇張一點來說,那就是整個豐水縣經濟增長最有希望獲得突破的引擎,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出錯的話,那就不是損失一點的問題,而是滿盤皆輸。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對於方緯誠來說,其他的問題他可以不認同黎衛彬的做法,而是支持李原龍,但是在產業的布局和發展方麵,方緯誠認為黎衛彬肯定是強過李原龍。
“走,我們去其他的地方再看看。”
聞言黎衛彬示意了一下孫濤。
這位孫鎮長也是眼疾手快,立馬就帶著方緯誠和雷鳴濤繼續朝前走,而仍然愣在原地的李原龍則明顯恨得有些牙癢癢。
好一個孫濤。
還有那個黎衛彬。
兩人這一唱一和,直接就把自己的路子給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