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豐水縣再一次迎來了豐收季。
有了前幾次的經驗和教訓,這一次河塔跟九城兩鎮都做足了準備工作,尤其是九城鎮在出棚之前就已經在銷售上麵下足了工夫。
“主任,我看這一次銷售的問題應該不大,據說九城鎮那邊菜還沒出棚,合同就已經全部簽完了。”
“前兩天我跟葉書記聊了幾句,他們這次是直接從大棚到火車站,中間根本連倉庫都不進,一出棚就直接發出去,而且基本上都是現款,現在葉書記可是成天樂得不行。”
主任辦公室裡,看著一臉笑意的陳曉華,黎衛彬心裡其實也挺感慨。
陳曉華這個綠色產業辦主任現在也是越做越得心應手。
其實人也好,工作也好都是如此,都講究一個日積月累和規律。
陳曉華的綜合能力隻能說是中人之姿,但是從河塔鎮再到豐水縣綠色產業辦,他在綠色產業這個專項工作上,論經驗全縣都沒幾個人能超過他。
當然了,陳曉華在官場的潛力很大程度上都受限於他的年齡,作為61年的乾部,陳曉華已經過了40歲。
即使是在豐水縣這種小地方,過了四十歲的副科級乾部,如果運氣好再加上有領導看重的話,一個正科級或許還有著落,但是想再往上走多遠可能性已經不太大了。
“老陳啊,這個事情你還是要盯緊一點,不能在關鍵時刻泄氣。”
“葉書記那邊還好說,他們的大棚規模現在不大,加上有固定的渠道,出棚的壓力會很小,但是河塔鎮那邊相對來說壓力就比較大了。”
從工作的角度來講,黎衛彬當然希望河塔鎮的綠色產業發展得越蓬勃越好,畢竟這是他真正經手實際工作,深入基層的第一站。
將來不管他黎衛彬能走到什麼位置,河塔鎮都會是他履曆中值得濃墨重寫的一筆經曆。
不過就眼下來看,綠色產業這個機會恐怕已經輪不到他黎衛彬了。
這次雷鳴濤整頓客運係統的動作一做出來,基本上就意味著他跟方緯誠之間的鬥爭已經正式拉開了序幕。
其實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們對官場鬥爭的認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甚至膚淺,無非就是爭權奪利,誰要鬥倒誰。
但是實際上這種認識是有些狹隘的,官場上的鬥爭,誰鬥倒誰隻是一種鬥爭方式和外在表現,而不是鬥爭的目的。
往深層次裡說,鬥爭的本質是資源的爭奪,是價值觀的比拚,比如我要搞招商引資拉動發展,你要搞自立根生,這就是價值觀上的分歧。
畢竟資源就那麼多,先發展哪個,哪個就能取得政績,這才是鬥爭的目的。
然而現在豐水縣的情況比較特殊,隨著綠色產業的快速發展,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必然會是豐水縣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
方緯誠也好,雷鳴濤也罷,誰能主導這個產業的發展並且推動它往前走得更遠,真的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誰自然就能獲得更多的回報。
在這個問題上,他黎衛彬顯然已經沒有參與博弈的資格。
……
程妍的生日是12月29號,正好是禮拜一。
所以周末這兩天黎衛彬提前去了一趟省城。
到容城的當天中午約李宗祥吃了頓飯表示感謝以後,當晚他就去了燕樓那邊。魏成剛因為到外地參加培訓去了,所以晚上隻有燕宏跟張立新一起喝了頓小酒。
第二天一早。
匆匆洗漱完黎衛彬就直奔程家,相比於前兩次過來,程先前雖然仍然還是一副不冷不熱的樣子,但是吃飯的時候黎衛彬明顯感覺得到這位程秘書長對自己的態度已經和緩了不少。
不過一想到上次程先前爭取外調擔任地市領導的想法沒成功,黎衛彬在餐桌上也沒刻意提及工作上的事情,反倒是程先前主動開口問到了他現在的工作情況。
“程伯伯,總體上還算是順利吧,我們區縣畢竟不比市裡,主要還是日常工作多一些,不過目前我們豐水縣在經濟發展這一塊下的力氣比較大,尤其是綠色產業的發展市裡也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