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淮陽市,頭頂烈日炙烤,窗外流光似火。
下午2點鐘左右正是一天最為炎熱的時間段。
此時街頭上人影稀疏。
連街道兩側樹木上的枝條都耷拉著腰肢,顯得無精打采。
馬路邊上,賣西瓜的大爺一張涼席鋪地,手拿著蒲扇坐在涼席上,不時用手中的蒲扇驅趕著飛舞的蠅蟲。
偶有客人路過的時候才會扯開嗓子有氣無力地喊上一聲“西瓜,西瓜嘍!”
雅閒居是黎衛彬常來的一家茶樓。
因為秘書科那邊的職務早就在他前往省裡學習之前就已經免掉了,所以他也不可能繼續厚著臉皮去那邊占地方。
茶樓的包廂裡很安靜。
兩麵沿街的窗戶推開,和風迎麵而來,屋子裡頓時就是茶香四溢。
剛剛趕到這裡的陳曉華卻是滿頭大汗,熱茶入口更是汗水直冒。
“先擦把臉吧,不急。”
“服務員,幫忙拿一瓶冰鎮的飲料過來,隨便什麼都行。”
跟茶樓的服務員打了聲招呼,等人把東西送過來關上門之後,黎衛彬也慢條斯理地遞給陳曉華一根煙。
吧嗒一聲。
火苗閃爍,屋子裡,茶香中散發出絲絲煙味。
等陳曉華稍稍緩了緩。
黎衛這才開口道:“這次讓你匆忙趕過來也是迫不得已,雖然時時間還沒定下來,不過我在淮陽也待不了幾天了。”
“一方麵是因為有些話在電話裡說不清楚。另一方麵嘛,等會下午4點半左右市委組織部那邊會找你談話。”
談話?
他一個區縣的副科級乾部,市委組織部要找他談什麼話?
儘管早就已經做好了心裡準備,聽到黎衛彬的這句話,陳曉華還是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不過他跟著黎衛彬做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以自己這位老領導的處事方法肯定還有下文。
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黎衛彬也沒有多做解釋,反而是話鋒一轉問道:
“我這次調任鬆和縣,具體的情況你已經知道了吧?”
聞言陳曉華點了點頭。
“知道了,領導。”
“通知發下來之後,消息在縣裡傳得很快,豐水那邊,各個單位裡現在估計沒幾個人不知道。”
“您這次調任鬆和縣可是把我們都嚇了一跳。”
提到這個事情,陳曉華明顯有些亢奮,甚至不隻是亢奮。
旁人嚇一跳是因為黎衛彬的年齡和即將出任的位置。
但是他不一樣。
黎衛彬是他的老領導,黎衛彬升得越快,爬得越高,對他陳曉華來說隻會是好事情。
實際上真實的情況比陳曉華說的還要更甚。
這次黎衛彬被任命為鬆和縣委常委兼柳南鎮黨委書記一職,在消息傳回豐水縣之後,引發的震動非常大,遠不是陳曉華輕描淡寫的一句“嚇了一跳”那麼簡單。
作為土生土長的豐水人,因為河塔鎮的綠色農業和豐水縣的客運係統改革兩件事情,黎衛彬在豐水縣的知名度本身就極大。
加上他的年齡和所處的位置,不僅僅是在豐水縣官場,就連街頭巷尾黎衛彬這個名字出現的頻率都極高。
就比如閒暇之餘聊天談到官場的事情,總會有人來一句“說到這個那就不得不說黎衛彬了,我們豐水將來如果要出個大官的話,那肯定是他。”
又比如談到當前的某個政策問題,一旦對豐水縣裡的一些做法不滿意,總會有人念叨上一句“要是黎衛彬還在豐水,那事情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諸如此類。
在這樣的談話和聊天中,黎衛彬三個字儼然化身成了某種標杆和做事情的尺度。
當然了,吹捧是必然的結果,更多的也代表著在豐水縣的一畝三分地上,黎衛彬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很多家鄉人的關注。
在很多人看來,黎衛彬提副處級是遲早的問題。
多則三五年,少則一兩年。
偏偏誰都沒想到他提副處的時間居然會這麼快,而且這一次還是一步進了常委班子。
“上午我跟葉主任請假的時候,她讓我當麵代她向您道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