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鬆和縣這樣一個不管是經濟規模,還是工業基礎都相當不占優勢的縣城而言。
其實落實這兩個大型工商業項目的難度並不小。
這一點兩世為人的黎衛彬比任何人都清楚。
正所謂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要想利用這兩個項目實現產業聯動,把整個鬆和縣的產業都盤活,要考慮的問題會是一個十分龐大的規模。
包括項目的選址。
交通條件的改造。
配套產業的布局。
甚至還有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麵的調整,勞動力的培養以及行政機關的改革等等。
當然了,想把這些東西都弄清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廣泛調研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通盤考慮,細心推敲。
既考驗一個領導乾部的眼光,同樣考驗個人的頭腦和科學辯證能力。
……
“乾了這一杯,我看今天晚上就到這裡吧。”
“回頭我那邊還有點事情。”
鬆和縣。
縣政府招待酒店的包廂裡。
因為恰逢周末,加上又是年關將至,並沒有什麼火燒眉毛的急事需要處理,黎衛彬難得做東請幾個熟人一起吃了頓飯。
此時包廂裡除了縣委辦公室主任李富貴和縣局副局長李飛以外,還有柳南鎮的鎮長謝維良、派出所所長薑林和柳南窯廠的廠長柳江等人。
本來黎衛彬請客吃飯,陳曉華肯定是要到場的。
但是這次林清泉親自去容城市跟鴻雁集團對接項目的問題,陳曉華這個府辦主任自然要全程陪同。
在待人接物方麵,陳曉華的能力並不差。
這次跟著林清泉一起跑容城市,對他個人而言也是一次讓領導深入了解他這個府辦主任的好機會。
“行,既然你黎縣長都開口了,那我們也不能舔著臉皮跟你討酒喝。”
李飛口無遮攔慣了,加上又都是熟人,黎衛彬也懶得批他。
不過其他幾個人聞言可不敢像李飛這樣什麼話都敢說。
也就是李富貴跟黎衛彬交情不淺,這才說了句“黎縣長應該是為了鴻雁集團的那兩個項目頭疼吧?”
李富貴能猜到這一點並不稀奇。
這幾天不要說鬆和縣了,整個淮陽市都在傳這個事情。
此前省裡的通知下來,李富貴作為縣委辦主任,起碼接到了四五個從豐水縣打過來的電話。
能把電話直接打到他這裡的人當然不是什麼小角色。
畢竟在基層的區縣,一個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的名頭並不算小。
李富貴也能猜到這些人的想法,一方麵是打探事情的真假;另一方麵自然也是想分一杯羹。
兩個投資額達到如此規模的項目,中間的利潤有多大明眼人一看便知。
隻不過在李富貴看來,這些人怕是打錯了如意算盤。
在其他的問題上,他李富貴並不介意講講人情,但是在這個問題上確實不敢動歪心思。
黎衛彬的手段他是見識過的。
不說當年在豐水縣通過客運站的問題揪出了一大批人,鬆和縣這邊,張濤濤等人的例子更是近在眼前。
更何況如今他李富貴可是實打實地跟黎衛彬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甚至還是以黎衛彬為首。
什麼事情該做、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李富貴心裡可謂是門兒清。
“確實是這個問題不假。”
“現在林縣長正在跟鴻雁集團對接,恐怕年後我們鬆和就要拿方案出來了,你李主任有沒有什麼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