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黎衛彬最擔心的並不是拆遷的補償問題,畢竟目前針對這個問題縣委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
老城區拆遷改造是落實城市規劃,推動鬆和縣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就算是再困難,哪怕是節衣縮食縣裡也要把這個工作推下去。
他真正擔心的反而是落實工作中會有人搞貓膩。
拆遷和建設向來就是一塊極容易腐敗滋生的土壤。
在這個問題上,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出現蛀蟲。
畢竟鬆和縣有柳南鎮的前科在,就算是他也不能做這個保證。
……
5月5號。
立夏。
當天上午9點鐘。
鬆和縣委書記葛宏偉,縣長林清泉以及縣委副書記苗婭和常務副縣長黎衛彬等領導共同出席了柳南鎮綠色農業大棚首批農作物的出棚儀式。
隨著幾位領導象征性地從大棚的藤架上用剪刀剪下第一顆西紅柿,柳南鎮的第一批綠色農作物也正式進入了收成采摘階段。
當天下午。
由葛宏偉主持,鬆和縣委班子召開了進入5月份的第一次縣委常委會議。
這一次的常委會一共是5個議題。
前三項議題主要是審議通過幾個日常性的工作決議,包括財政預算的使用,人事調整等等。
關鍵就在後麵兩個議題上麵。
其中第四個議題是鴻雁超市的選址問題。
而第五個議題也跟第四個議題有關,也就是確定城南地塊的改造方案。
“我先說兩句吧。”
“這次鴻雁超市落地我們鬆和縣,跟我們縣委提出的老城區改造以及建設鬆和縣小商品集市的方案是極為匹配的利好。”
“老城區的改造首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改善城南居民的居住條件和優化城市規劃設計;一個是為小商品集市的建設提供空間。”
“我的意思是把鴻雁超市的選址放在城南,一方麵可以借助鴻雁超市推動小商品集市的發展;另一方麵也有助於利用鴻雁集團的資金來完成老城區的拆遷改造工作。”
會議室裡。
黎衛彬並沒有第一個發言,開口的是副縣長張偉。
把鴻雁超市放在城南的位置,利用鴻雁集團的資金來推動拆遷改造工作。
老實說,張偉的這個提議的確具備很大的建設性。
說到底鬆和縣現在麵臨的最大問題並不是其他,其實就是缺錢。
這次鴻雁集團的兩個項目落地,投資的資金總額高達1.8個億,有人在這筆錢上動了心思很正常。
不要說張偉了,就是黎衛彬自己也有過利用這個投資解決鬆和縣一些頑疾的想法。
當初簽訂合作協議,主張讓鴻雁集團跟柳南窯廠在建築用材方麵進行合作就是出於這個目的。
然而此刻聽到張偉的提議,再瞥了眼眾人臉上的表情,見居然有不少人竟然點了點頭,大有一副支持的架勢。
黎衛彬卻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如果鬆和縣委也抱著這個心思的話,那事情恐怕就有點麻煩了。
基層區縣在招商工作中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地方主義過於嚴重,換句比較直白的話,那就是雁過拔毛。
對企業來說,這是阻礙他們進一步投資的最大障礙。
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如果處處雁過拔毛的話,最後肯定是兩手空空。
果然。
隨著張偉的話說完,副書記苗婭也點了點頭開口道:“我看這個提議還是有道理的。”
“目前我們鬆和縣最大的問題就是財政預算不夠充分,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這次鴻雁集團的兩個項目裡麵,鴻雁超市肯定要落在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