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嚴老哥,你這就太客氣了。”
“看情況吧,年後如果沒什麼要緊的事情,到時候我們一起聚一聚,今年確實免不了要跑一趟昌江。”
一整天的工夫。
黎衛彬起碼有小半的時間都在接打電話。
這次他出任鬆和縣縣長,相比於此前的幾次職務調整,意義還是有著天壤之彆。
這不剛剛聽魏成剛跟何千吹完牛批,立馬又接到了昌江泉山縣縣長嚴誌軍打過來的電話。
嚴誌軍這個人非常有心,自打上次從西江那邊回來之後,每逢到了大小節的時候,嚴誌軍多半會跟他通個電話聊聊。
在官場上。
這種有心人不是大奸大惡就是人情世故高明之輩。
嚴誌軍的為人如何,黎衛彬了解的不多,不過有了這麼一個關係在,他倒是也有關注泉山縣那邊的情況,從泉山縣對外公布的信息來看,嚴誌軍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行,那就等你黎老弟的通知。”
“這一次來昌江,我們得好好喝幾杯,你們鬆和縣去年的發展可是驚人啊,我們泉山也要好好跟你黎縣長取取經。”
捧人自然要捧在點子上。
官場多的是馬屁拍不正,最後鬨得啼笑皆非的例子。
嚴誌軍顯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畢竟是同級的乾部,說他拍黎衛彬的馬屁還不至於,但是談到鬆和縣的經濟問題,黎衛彬難免還是比較高興的。
不過嚴誌軍提到這個問題,黎衛彬腦子裡其實也是思緒萬千。
所以跟嚴誌軍的通話結束後,他也在想鬆和縣下一步的工作問題。
“想發展,還是很難啊!”
辦公室內。
黎衛彬幾乎把鬆和縣這兩年的財務概況,以及連續三年的經濟數據,甚至連在建,在運營以及結束的工程項目全部都細看了一遍。
這一看,連他自己也忍不住歎了口氣。
這其實也是所有中西部縣城級彆的政府麵臨的共同問題。
一方麵,沒有太大的地理、資源以及先天的產業優勢。
沒有優勢就意味著很難吸引市場的青睞,自然也就沒有投資的可持續性。
另一方麵,缺錢。
一個地方搞經濟工作跟個人不同。
個人在具備一定的條件之後,完全可以通過敢闖敢乾來做到白手起家。
但是地方不同。
地方的經濟是一個循環結構,隻有投入資金才能到有所收效,而且極其關鍵的一點,地方投資經濟,絕對不是說什麼賺錢你就投資什麼。
因為還涉及到一個民生和公共服務的問題。
高質量公共服務的目的是什麼?
本質上就是提供優質的社會服務,打造民生社會,這是政府作為非營利性組織和公共組織天然的責任。
換句話說,政府不僅僅要投資能賺錢的產業,而且還要大量投資非營利性的項目建設。
包括道路交通,城市環境,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和教育以及就業機會等等,這些東西都是不能盈利的,至少在單一的項目上麵無法盈利。
當然了。
這些東西組成了公共服務體係,而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係本身就是一種吸引投資的資源和優勢。
這也是為什麼在城市化進程中,普通人更青睞於大城市的原因,吸引他們的就是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體係。
而且有些時候,這種看似沒有利潤回報的投資,對於鬆和縣這種缺乏天然資源優勢的地方,反而會更加彌足珍貴。
……
鬆和縣。
縣政府會議室內。
這是黎衛彬出任縣長之後首次主持政府辦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