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林清泉調回豐水縣任職的第一天,黎衛彬就已經十分篤定,要想解決豐水縣麵臨的問題,自己那位老領導就必須找他黎衛彬。
可能有人會質疑這一點。
為什麼林清泉放著一把手葛宏偉不找,而是找他一個二把手。
原因很簡單。
人性就是如此。
同為區縣書記,如果葛宏偉僅僅隻是鬆和縣的一把手,而沒有頭上那頂淮陽市委常委、副市長的帽子,或許林清泉會找上葛宏偉,但是有了這頂帽子,林清泉斷然不會去葛宏偉麵前碰壁。
林清泉固然比董帥更清楚豐水縣麵臨的問題,也更具備對豐水縣班子的掌控力,但是他同樣會受到人性弱點的影響。
當然了,黎衛彬等的就是林清泉的這個電話。
林清泉麵臨著豐水縣綠色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他黎衛彬同樣麵臨著鬆和縣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
而這個電話就是兩人破局的關鍵。
“我看你黎縣長一直在等著我給你打這個電話吧?”
接通電話,跟林清泉寒暄了幾句私事,話筒裡隨即就傳來林清泉爽朗的笑聲。
“老領導神機妙算,不過我可不敢在您麵前關公耍大刀啊,哈哈哈!”
“行了,你不敢在關公麵前耍大刀,我也做不了關公。”
“說正事吧,豐水的問題很棘手,眼下3月份一過,馬上4月近在眼前,你們那個鬆和食品有多大的把握能吃掉豐水縣的產能?”
聽到林清泉的這句話,黎衛彬當即也是臉色一正。
既然林清泉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那有些問題自然不需要拐彎抹角。
豐水縣最大的問題,也是當初董帥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產能!
產能大,這肯定是好事情。
但是如果銷售渠道出了大問題呢?
那產能就是壓倒豐水縣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前黎衛彬粗略估計了一下,半年左右的時間,豐水縣在綠色產業上麵的損失,如果把所有的內容全部加上去,規模恐怕會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絕對不是幾千萬就能算清楚的。
要知道在這半年的時間裡,僅僅隻是農戶的補貼就高達五六千萬,更何況還有利潤上的損失,成本上的損失,再加上人工,大棚的維護管理等等,這筆錢沒有個一兩個億恐怕都不好說。
董帥不肯跟鬆和縣低頭,那是他個人的選擇。
林清泉願意低著個頭求助於鬆和縣,黎衛彬當然不可能會拒之門外,更不可能會折了自己這位老領導的麵子。
但是會不會獅子大開口那就不一定了。
“老領導,豐水縣有多大的產能我心裡也有個基本的認識,按照目前鬆和食品的發展情況來看,總體上還是有不小的難度啊。”
然而黎衛彬剛說完。
話筒另一頭的林清泉立馬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當然知道黎衛彬是在說鬼話。
鬆和食品的發展速度有多快,他作為淮陽市的前任府辦主任,心裡絕對是門兒清。
截止到去年年底,鬆和食品已經在整個江南省全麵鋪開了接近200家門店,不僅僅如此,還跟東海市簽訂了一攬子協議。
除此之外,現在鬆和食品已經在嘗試打通連接海西、天東以及蘇東三地的供應渠道,就當下這個發展趨勢來看,估計也就是這幾個月的事情。
真要論消耗產能的能力,一個鬆和食品暫時的確頂不上去,但是如果加上鴻雁超市呢?
彆忘了。
鬆和食品早在去年就已經跟鴻雁超市簽訂進駐協議書,全國所有的鴻雁超市都會設立鬆和食品的專賣窗口。
這種龐大的市場供應能力,遠不是豐水縣原本的代理商體係所能達到的,而且相較而言,得益於品牌化戰略,鬆和食品的利潤更高。
黎衛彬這小子,無非就是想提高難度準備獅子大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