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
鬆和縣委會議室裡。
黎衛彬親自主持召開了一次臨時召集的常委會議。
會議一開始,黎衛彬就讓各個分管的領導彙報了關於這次災情的情況,隨即也不等其他人開口,直接提議要對受災的鄉鎮,尤其是偏遠的農村地區開展一次受災情況的摸底排查,並且要針對性地製定出一個救災的辦法出來。
關於這個議題,參會的一眾班子成員並沒有人反對。
但是問題仍然出在了財政問題上麵。
還是那句話:鬆和沒錢了。
“黎書記,現在我們縣財政上麵的錢有多少,這是具體的數字。”
會議室內。
縣長劉德林直接把縣財政的情況統計打到了屏幕上麵,做完這些才繼續開口道:
“目前按照縣委表決通過的08年預算情況,這些錢基本上是定死的支出事項,動用任何一個項目,那年後的生產工作都會出現資金斷鏈的問題。”
然而這一次黎衛彬並沒有采取像此前會議上,直接把這個問題揭過去的做法,而是敲了敲桌子打斷了劉德林的話。
“那其他人是什麼意見?”
這一次有了黎衛彬的明確態度,陳曉華自然不會有任何遲疑,當即就表態道:
“我看還是先顧眼前的問題吧,後麵的生產工作的確很重要,但是眼前的問題解決不了,後麵的發展也是一句空話。”
聽到陳曉華的話,劉德林明顯皺了皺眉頭。
這個陳曉華肯定是書記黎衛彬堅定的支持者無疑,但是他這個話未免也太直接了一些。
但是緊接著陳曉華的發言結束,縣委副書記李富貴更直接。
“我同意陳副縣長的提議,先救災,再談其他的。”
既然陳曉華跟李富貴都明確了態度,其餘的幾個人自然也不會有任何遲疑。
一時間劉德林心底更是猶如一團亂麻。
他知道在鬆和縣的一畝三分地上,書記黎衛彬的掌控力完全不用質疑,這一點確實不假,但是眼前的形勢卻讓他有種如坐針氈的不快,同樣也很不解。
難道班子裡的其他人就真的不怕被責任?
不過很快,劉德林就領教到黎衛彬這位書記的魅力所在了。
“既然如此,那就表決一下吧。”
並沒有給劉德林太多反應的時間,黎衛彬直接就啟動了表決程序。
掃了一眼會議室裡眾人的表決情況後,他當機立斷就結束了這個議題。
“高原你記錄一下。”
“今天這個提議既然是我提出來的,雖然經過了縣委常委會的表決,但是今後如果市裡真的要追究責任的話,我黎衛彬會承擔主要責任。”
其實劉德林還是沒有摸清楚黎衛彬做事情的路數。
這麼多年在鬆和縣的領導崗位上,黎衛彬其實一直在堅持幾個做事情的原則,其中一條就是責任的問題。
作為領導,存在重大分歧的事情,他一般都不會強行通過,而是會繼續討論下去,等到意見漸漸達成一致才會做決策。
而能夠達成一致意見的決策,他也會親自拍板做決定,主動承擔第一責任,同時放權給下麵的人,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地做事情。
當年在市委辦公室秘書科,他之所以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站穩腳跟,並且掌控住秘書科的話語權,就是因為這一點上得到了秘書科眾人的認可。
如今在鬆和縣同樣是如此。
……
2月6號。
年三十的當天。
就在鬆和縣數十萬家庭都在忙著貼對聯,打掃屋子準備迎接新年的時候,在縣委副書記李富貴、副縣長陳曉華等人的陪同下,縣委書記黎衛彬一大早開完會後立馬就離開了縣城前往幾個鄉鎮的偏遠地區走訪和慰問受災情況。
與此同時。
鬆和縣委縣政府也正式下發了一條通知,要求各鄉鎮領導班子深入受災一線,查訪受災情況,及時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救援,務必要儘最大的可能確保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維護群眾的財產安全。
為此鬆和縣委縣政府決定,由縣財政增加1300萬的專項資金用於救災抗災工作。
但是此刻。
在從鬆和縣通往基層鄉鎮的車子裡,黎衛彬看著緩緩前行的頭車,眉頭也是皺的極為厲害。
按照這個速度,恐怕就算是走上一上午也到不了目的地啊。
所以沉思了片刻後,黎衛彬立馬就叫停了車子。
隨即就推開車門下車站在路邊上,看著沿路歪七豎八地停在路邊的水溝或者天地裡麵的車子。
等到李富貴等人走過來,黎衛彬這才開口。
“老李啊,這麼個走法,我看我們明年也彆想把工作做完了。”
“這樣吧,你立馬打電話通知縣交警大隊,讓他們派人騎摩托車過來,摩托車靈活,加上防滑鏈條,速度應該要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