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事情他還真不好開口。
黎衛彬畢竟非比尋常,並不是一般的縣委書記。
原本知道黎衛彬跟省裡年副書記的關係之後,他有一段時間也認為黎衛彬年紀輕輕,能爬到如此位置,必定是跑步前進的關係戶。
但是道聽途說畢竟不比親眼所見。
這兩年跟黎衛彬接觸下來,先前的這種想法他是早就已經丟了,在決策和用人,尤其是搞經濟發展上麵,黎衛彬的能力和手腕可不是能用年齡來衡量的。
所以嗬嗬笑了兩聲嚴誌軍也沒接話。
……
而宿舍裡。
黎衛彬進門匆匆收拾了一下行李,隨即立馬就給黎廣木和李萍夫妻倆打了個電話回去。
等掛了電話想了想,還是給年家華和程先前各發了條信息。
年家華的回複還是一如既往的比較簡單明了,隻有“知道了”三個字。
嶽父程先前的性格正好相反,好為人師的程書記立馬就打了個電話過來叮囑了好一通。
等忙完這些,黎衛彬才翻起手上的學員手冊。
這一期培訓班人數不算少,已經接近200人的規模了,不過他也隻是草草地翻了一下名冊,因為名冊上麵認識的人除了嚴誌軍以外幾乎一個都沒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江南這邊除了他以外還有另外七八個人,但是幾個人都隻聽過名字沒什麼交集。
……
因為整個培訓課程一直要持續到7月25號才結束,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黎衛彬也是慢慢適應了學校的生活節奏。
每天早上6點半起來,洗漱完約上嚴誌軍跟唐紀誠等人去食堂吃飯,在校園裡散散步消食,上午9點鐘上理論課。
午飯後有個午休的時間,下午1點半開始連續上兩門課程,一門理論課,一門大課,理論課倒是其次,按部就班每天都參加學習,黎衛彬最感興趣的是下午3點左右的大課。
這門課程包容的內容非常繁雜,既有關於經濟工作的內容,也有公共政策方向的,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而且過來講課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大牛人物,不是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就是富有工作經驗的高級乾部。
對於任何一個參加學習的學員來說,這都是一次極好的機會。
尤其是黎衛彬自己,更是覺得收獲頗多。
他這一路走過來,其實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做實務,奔波於一線的時間占了絕大多數,相對來說在理論上尤其是在組織理論和政策理論方麵的研究比較少。
所以不管是前幾年在容城參加學習,還是現在,他都很認真,並沒有把這個學習機會當作是走過程,走形式,而是充分利用這次機會,真正沉入到了學習和研究之中。
已經步入夏季的燕京,空氣中明顯多了幾分燥熱,夏日的蟬鳴縈繞耳側,午後整個校園都顯得無比的靜謐。
“你這家夥,不會真的是打算搞研究來了吧?”
這天中午。
因為是禮拜五,下午沒有課,所以吃過午飯之後,幾個人結伴在校園裡逛了幾圈,看到黎衛彬手裡居然還拿了一本大部頭,湘南的陳晉才忍不住從他手裡把書奪過來笑問道。
嚴誌軍跟唐紀誠都是60年後的人,論年齡比黎衛彬大了快不止一輪,反而是70年出生的陳晉才跟他更聊得來一些。
手中的書被陳晉才搶了過去,黎衛彬也不惱火,隻是瞥了眼這位陳書記,隨即就笑道:“你陳老哥可是有名的理論派,跟我說這種話可就有點瞧不起人了。”
黎衛彬這句話倒是不誇張。
陳晉才雖然年齡比嚴誌軍和唐紀誠都小一些,但是本身在理論上確實是一把好手,這段時間他可是感觸良多。
嚴誌軍跟唐紀誠都屬於那種典型的基層領導乾部,搞業務,能力很強,但是搞理論,兩人就明顯比不上畢業於湘南大學,而且還在湘南社科院上過研究生的陳晉才。
聞言嚴誌軍跟唐紀誠也是哈哈大笑起來。
在學校培訓了十幾天,其實除了一開始有那麼一點新鮮感以外,接下來的日子就比較枯燥和難熬了。
這段時間除了每天等著到飯點,黎衛彬跟陳晉才鬥嘴就是幾個人最大的樂趣,相比於剛開始見第一麵的時候對黎衛彬的戲謔,現在幾個人可不敢小瞧他這個最年輕的縣委書記。
不說彆的,就憑黎衛彬每次上經濟討論課,能跟燕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那位劉教授爭論得你來我往,眾人就知道他這個最年輕的書記肯定是有真本事的。
“得,我還敢瞧不起你。”
“回頭咱們哥兒幾個裡麵,指不定就是你最快升的。”
喜歡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請大家收藏:()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