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黎衛彬來說。
張建國突然被免職其實並不是什麼很值得詫異的事情。
因為此前正是張建國動了心思,想通過江衛平來給淮陽市委班子施壓,陳正清才會陷入比較被動的局麵。
但是這個信息背後反應的問題很重要。
作為淮陽市委書記,陳正清對局勢的判斷和對上級意圖的把握當然要超過他黎衛彬,既然張建國被免職,那就足夠說明這次縣級市的名額之爭,臨水縣肯定是輸了。
沒有了臨水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剩下的區縣裡麵,還有資格爭奪這個名額的自然隻剩下鬆和縣。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次張建國被免職,其實等於是給整個事件畫上了一個句號。
“黎書記,現在看來,省裡應該很快就會下通知了。”
書記辦公室裡。
見黎衛彬拿著材料一直沉思沒有說話,高原明顯有些興奮。
這也不怪他高主任麵對這種情況沉不住氣,畢竟他們鬆和縣忙活了將近一年之久,這一年時間鬆和縣為了推動這個事情朝著有利於自身發展到底做了什麼,高原心裡還是十分清楚的。
尤其是這段時間,自從上級領導視察鬆和之後,整個形勢都變得有些撲朔迷離,現在一則通知下達,事情也終於迎來了一個水落石出的時候。
最重要的是,最終的結果對鬆和縣是有利的。
“上麵什麼時候下通知,我看我們就不用去猜測了,該來的總會來。”
“另外,這個事情也不宜過多地引導。”
越是最後關頭,越要小心謹慎。
意外往往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才會出現。
這個道理黎衛彬懂。
聞言高原點了點頭,其實他對黎衛彬的話是存疑的。
畢竟眼下形勢已經十分明朗了,隻要不出現重大的意外,那鬆和縣撤縣設市基本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結果。
不過作為縣委辦公室主任,越是跟黎衛彬接觸的時間長,高原越能體會到縣委書記黎衛彬的高明之處。
在他看來,論心機城府,黎衛彬恐怕不會比市委班子的那些人弱。
而且在手段上,黎衛彬甚至更加果斷和狠辣。
辦公室裡。
等高原離開之後。
黎衛彬並沒有盯著那份材料,而是抓起桌子上的手機撥通了豐水縣委副書記劉永剛的電話號碼。
自己這位老領導,官運亨通啊!
這次臨水縣委書記張建國被免職,縣長李福星被任命為書記,劉永剛則被任命為臨水縣的縣長,黎衛多少都有些意外。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肯定要打電話過來。”
“說老實話,我個人對於工作上的考慮,其實很早就認為這輩子恐怕要留在豐水縣養老了。”
“蒙組織和林書記看重,我老劉還能給組織多貢獻一點力量,不過這次調任臨水壓力很大啊!”
黎衛彬當然聽得出來劉永剛話裡的感慨。
其實他又何嘗不是。
論年齡,劉永剛其實還沒有到無法提升的年紀,作為59出生的乾部,劉永剛還沒到50這個檻。
但是在豐水這個地方,作為豐水本地人,劉永剛提任縣委和縣政府一把手的可能性的確很小。
因為按照組織程序,副處級的乾部提任正處級職務,而且還是擔任區縣的黨委一把手和政府一把手,首先要在動議的環節進入市委組織部的視野。
然後再由市委常委會決議作為推薦人選報送到省委組織部那邊,屆時省委組織部負責區縣乾部工作的乾部三處才會根據各方的意見擬出候選的名單。
隻有進入這個名單,才會真正進入決策部門的視野,並且參加乾部任職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