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市。
市委大樓外麵的台階上。
從樓裡出來。
迎麵一陣冷風吹得人直打哆嗦。
看到黎衛彬出現在台階上,潘瑞趕緊招呼司機老吳把車開過來。
等上了車後,黎衛彬這才敞開了衣領。
“黎書記,我們現在回鬆和嗎?”
透過後視鏡,看見黎衛彬臉上平靜的表情,潘瑞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對潘瑞來說,今天這一趟淮陽之行確實十分倉促。
早上領導剛剛上班就接到了市裡的電話,安排司機老吳急急忙忙趕過來,結果談話的時間還不到四十分鐘就已經結束了。
至於具體談了什麼問題,他當然不會也不敢多問。
畢竟萬一領導是過來挨批的,那他就等於是撞到了槍口上。
實際上這一次潘瑞的擔心還真的是多餘了。
因為這次談話,黎衛彬不僅僅沒有挨批,反而撿了個天大的便宜。
如果不是陳昌浩親自找他談話,黎衛彬甚至會認為這是哪裡來的小道消息。
畢竟掛牌省委黨校分校這種事情,彆說他們鬆和市是頭一回,恐怕就連淮陽市都是頭一回,要知道整個江南地級市有十幾個,可是從來沒見過哪個地級市能掛這塊牌子的。
現在鬆和一個縣級市突然獲批掛牌省委黨校分校,這當然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喜事。
“回市裡。”
“另外,小潘啊,你馬上聯係一下高原,讓他通知班子領導今天下午3點鐘開會。”
這麼大的事情肯定要通知班子成員提前做準備。
而聽到黎衛彬的話,潘瑞雖然心底有些不解,不過長期擔任秘書工作,他也知道什麼該問森茂不該問。
而後座上,黎衛彬則陷入了沉思中。
其實剛剛跟陳昌浩談話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心裡思考過這個事情。
這次省委黨校在鬆和市掛一塊分校的牌子,同時設立八裡山乾部學院,真正的根源恐怕還是在八裡鋪那邊。
上次鐘貴恒等人過來視察的時候,就曾經專門在八裡山革命紀念館駐足停留了很長時間。
想到這個問題,黎衛彬其實還是有些慶幸的。
慶幸當年從洪老將軍口中得知了八裡鋪這邊的情況後,他回來立馬就組織人手專門對有關的事件進行了深挖。
這一深挖的確挖出了不少東西。
後麵針對這些情況,他又專門讓縣文史館起草了一份報告送到洪天恩那裡,請這位親曆者進行校正。
洪天恩對這個事情的重視程度非常高。
收到報告之後,不僅僅認真對材料進行了校正,而且還聯係了當年一起在八裡山有過革命經曆的一些老同誌,請他們重新提供了更為詳細的材料,甚至是老物件。
原本黎衛彬還在頭疼這個紀念館怎麼完善的問題。
結果有了這些陳年舊物,可以說原本僅僅隻是一個形式上的紀念館瞬間就抬高了不少品質。
再後來,當時鬆和縣彙總了諸多的情況之後,不僅僅完整地梳理了整個曆史脈絡,而且還分篇做了詳細的研究和考證,這才有了現在的紀念館。
所以在他看來,這次省委黨校決定在鬆和市設立分校,同時設立八裡山乾部學院,大概率就是鐘貴恒的手筆。
這位鐘省長,恐怕是有意緩和跟洪建軍之間的關係。
但是這樣一來的話,鬆和市的確撿了一個大便宜。
現在鬆和市委黨校等於是一個單位掛三套牌子,包括鬆和市委黨校,江南省委黨校分校以及八裡山乾部學院。
如果僅僅隻是多兩塊牌子自然沒什麼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