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聽到徐致遠嘴裡冒出來的這幾句話,要說黎衛彬心裡一點都不失望那是絕無可能的。
留任鬆和。
可以說這是他截止到片刻前為止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而此前所有的努力和據理力爭,為的也是能夠留在鬆和。
當然了,他自己心裡其實也很清楚,這次他能不能繼續擔任鬆和市委書記,其實關鍵還是要看省裡的意思。
淮陽市委的意見固然重要,但是卻很難做最後的決定。
很顯然。
這一次省委組織部不僅僅否決了淮陽市的意見,恐怕也很清楚陳正清到底是在打什麼如意算盤。
“怎麼?聽到這個結果你很失望?”
瞥了眼黎衛彬臉上的表情。
此刻黎衛彬雖然看起來仍然是臉色如常,但是眼底那一絲一閃即逝的落寞,徐致遠又如何看不出來。
“失望確實有一些失望。”
“不過我堅決服從組織上的安排。”
在這個問題上,黎衛彬也不屑於掩飾什麼。
不過點了點頭徐致遠也沒有在說什麼。
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的時間從同一個人嘴裡說出來,意義自然是完全不一樣。
先前黎衛彬說服從組織的安排,那是官話套話。
這個時候說出來自然又是另一番含義。
不過話雖然是這麼說。
但是徐致遠還是暗暗點了點頭,算是肯定了黎衛彬的表現。
仕途這條路並不好走,被人掛在嘴邊的“天時地利人和”都隻是外部因素,真正能決定一個人能夠走到哪裡的,終究還是內在的強大。
黎衛彬的位置雖然並不高,但是的確已經具備了絕大多數同齡人不具備的很多條件。
陡然聽到這個消息還能穩住情緒,最大程度上保持鎮定,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你有這種認識,說明你在正治上是成熟的。”
“組織上用人,考慮的不隻是簡單的某一地發展問題,也不是某一個區域的發展問題,需要考慮的是更加長遠和更加廣闊的區域。”
“鬆和市現在是我們江南脫貧致富工作的一麵旗幟,你黎衛彬能豎起這一麵旗幟,這是你的功勞和成績,但是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
“一個優秀的基層乾部,隻有膽量還不夠,還要務實,我也希望你能夠再造一個鬆和市。”
“至於你個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通過對你個人的考察,部務會經過集體討論並報省委常委通過後,決定任命你為黃江市委委員,常委,兼槐林縣委書記。”
什麼?
黃江?
辦公室裡,任由黎衛彬如何鎮定。
聽到這個任命決定的時候,整個人都難以自抑地露出了一副極其不可思議的表情。
實際上,關於這個問題他想過無數種可能,也做過各種推理和設想,調離鬆和市到其他地方任職這種可能自然也設想之中。
但是無論如何,他都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調任黃江市委常委,而且還是兼任槐林縣委書記的職務。
畢竟不管是從正治地位,還是從經濟規模上來講,槐林縣的書記高配市委常委的可能性都極低。
不過很快,徐致遠就給他解惑了。
“關於你的這個任命,是省委洪書記親自推薦的。”
說到這裡的時候,徐致遠明顯頓了一下,同時抬頭掃了一眼黎衛彬臉上的表情。
其實聽到這句話黎衛彬的確無比的詫異。
洪建軍是什麼人?
執掌數千萬人口大省的一把手,親自推薦他下一步的任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