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黎書記,隻是我這心裡……”
無奈地點了點頭,然而陳曉華嘴裡剩下來的話怎麼也說不出口。
官場上,少的是真情道義,多的是利益現實。
旁人如何看待這一次他調任黃江市,黎衛彬的確無需理會。
但是他跟陳曉華的關係並不隻是簡單的上下級,領導和下屬,而是真的有幾分私人之間的交情。
當年他初入官場,初次擔任領導職務,陳曉華就跟他產生了交集。
這麼多年。
陳曉華從一開始基層老油條的那種論資排輩,到後來的彎腰求全,再到如今的死心塌地,這種經曆既是一個基層乾部成長的真實寫照,也是陳曉華在官場上不斷蛻變的一個具像化體現。
從豐水縣河塔鎮到縣政府。
再從豐水縣政府到鬆和。
整整7年的時間,陳曉華當然是幸運的,但是這份幸運背後絕對不隻是運氣那麼簡單,還有陳曉華個人的發展。
如今自己調離鬆和,今後兩人在工作上的交集肯定會漸行漸遠,未來陳曉華能走到哪一步,即使是他黎衛彬也不敢斷言,但是這一段經曆卻彌足珍貴。
23號。
淮陽市委組織部決定,由原市政府辦公室主任王憲冬擔任鬆和市委書記。
24號晚。
王憲冬上任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為黎衛彬組織了極為盛大的歡送晚宴。
位於市政府接待酒店的3樓,整個宴會廳坐得滿滿當當,全縣所有正科級及以上的領導乾部濟濟一堂。
在晚宴開始之前的開場講話中,王憲冬曆數黎衛彬在鬆和任職的5年時間裡所做的各項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宴會廳內,如潮的掌聲一波接著一波幾乎沒有停下來過。
“同誌們!”
“過去的5年是鬆和市實現跨越性發展的5年,也是黎衛彬同誌帶領鬆和市乾部群眾齊心協力謀發展,乾事業,上台階,爭創一流的5年。”
“在正治建設上,黎衛彬同誌始終堅持組織領導,嚴於律己,甘當表率,一掃過去鬆和市機關部門和基層的各種不正之風,為我們鬆和市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在組織建設上,黎衛彬同誌先後推動了鬆和市的乾部考察、提任和管理製度改革,建設了一支有擔當、敢做事、能做事的人才隊伍。”
“經濟上,黎衛彬同誌帶領鬆和的乾部群眾推動了鬆和市的全麵經濟改革,完成了鬆和市的產業轉型和升級,打造了以綠色產業、陶瓷產業以及農業機械和交通運輸為主導的產業集群,極大地推動了鬆和市的經濟發展,改善了過去落後的經濟麵貌。”
“同時在城鎮建設、教育改革以及文化建設和衛生工作等方麵推動鬆和縣的社會發展實現了跨越性的變化。”
“在極大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群眾收入,改善群眾生活條件的同時,為鬆和縣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翌日一早。
一則題為《立足當下,放眼未來,鬆和市的明天會更好》的通訊文章幾乎出現在了包括鬆和市委市政府和各級機關部門、鄉鎮政府的宣傳欄,官網,以及社交平台等各個宣傳窗口上麵,署名為鬆和市委市政府。
文章不僅僅曆數了鬆和市近幾年的工作和發展情況,也首次提出了鬆和市的發展目標,即建立具備特色的區域性經濟強市。
文章通篇都沒有出現前任市委書記黎衛彬的名字。
但是這個時候鬆和市拋出這麼一篇文章,明眼人自然一眼就看得出來,這篇文章就是鬆和市乾部群眾對黎衛彬這5年來各項工作的認可。
對於黎衛彬來說。
這篇文章自然是給了他極高的評價和褒獎。
然而正如他跟陳曉華說的那句話,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在鬆和的5年,既是一種成績,也是一個句號。
實際上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黎衛彬人已經在赴任黃江市的路上了。
喜歡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請大家收藏:()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