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潭死水?”
嘿嘿!
又何止是一潭死水!
辦公室裡。
方緯誠狠狠吸了口煙,心底在冷笑。
黎衛彬指出的這個問題不敢說是一針見血,但是事實就是這麼回事,這一點他方緯誠心知肚明。
現在的黃江,發展更像是一個口號,一個玩笑。
北邊的容城在強省會的發展戰略助力下,發展的速度可以說是一日千裡,虹吸黃江的效應也在逐年增強。
長此以往,黃江失去的將不隻是發展機遇,而是發展的基礎。
南邊的淮陽這兩年雖然受製於有限的財政,發展的速度稍稍有所放緩,但是也不是黃江能夠比擬的。
這種局麵的出現,根源就是年家華當年確立了獨立的發展思路。
到了陳正清這裡,雖然國家科創園的項目進度緩慢,但是那位陳書記卻支持黎衛彬成功培育了鬆和跟豐水的綠色產業體係,走了一條獨樹一幟的路子。
實事求是地說,黃江的地域優勢其實比淮陽更好,然而當下在發展這個方麵確實一言難儘。
他方緯誠不是什麼有為之人,但是也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正治抱負。
年家華跟陳正清能做成的事業。
他方緯誠又豈有不想做的道理。
隻是這幾年在黃江,他麵臨的現實情況比心裡的想法要殘酷得多。
但是黎衛彬這個問題他卻不得不慎重考慮。
因為從工作的角度來看,如果認同了黎衛彬的說法,那兩人恐怕就要站到一條線上了,這不是一個小問題,方緯誠自然要慎重斟酌。
“不說這個了。”
“你這次來黃江,家裡是怎麼安排的?”
方緯誠有心思考,黎衛彬也知道。
見他話鋒一轉,於是沒有再次談及這個問題。
兩人簡單聊了聊生活上的家常,談了談當年豐水縣的一些工作,黎衛彬隨即就起身離開了。
常委會結束後,也就是7月30號。
黎衛彬處理了一些必要的工作,重點是跟市人社局和組織部了解了一下人才工作方麵的情況,隨即31號一大早就帶著秘書潘瑞離開黃江市去了槐林縣。
這一次他是由省組直接任命擔任黃江市委常委和槐林縣委書記,自然不用多此一舉再額外通過市委組織部任命一次。
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31號上午十點鐘。
槐林縣委會議室裡,在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長趙孫林的陪同下,黎衛彬正式上任槐林縣委書記。
這一次履新槐林,對黎衛彬而言,任務其實非常明確。
一個是重塑槐林縣在鬆豐槐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動槐林縣的經濟社會實現快速發展。
在這個問題上,其他的任何工作都必須讓路,甚至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所以在任職會議上,黎衛彬一改往日溫和的作風,而是采用了雷厲風行的做派,直接點出要以經濟工作為主,全縣必須始終圍繞經濟工作推動槐林縣各方麵工作的發展。
因此在人事問題上,總體上堅持的原則就是“能者上,庸者下,人儘其才”。
另一個則是依托槐林縣的發展,推動黃江市的經濟改革工作,重點是把槐林縣作為一個突破口,為黃江市的經濟發展點亮新的經濟增長點。
相比於第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更加複雜,眼下黎衛彬自己都沒有什麼頭緒。
不過即使如此,黎衛彬的內心已經沒有太大的波瀾了。
畢竟頭頂一個市委常委的帽子,在槐林縣他這個黎書記就是絕對的一把手,這一點槐林縣的眾人內心也很清楚。
……
“趙部長,那我就不多留你了。”
“回頭有什麼問題,等回市裡了再跟你詳談,尤其是人才工作那邊,還需要你趙部長多多指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