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高新區出事,前前後後幾個月的時間下來,再加上又恰逢省裡的人事調動這個當口。
最後能達成這樣一種局麵,對於黎衛彬來說,其實已經算是很好的結果了。
畢竟不管怎麼說,他現在所處的位置也好,在黃江的基礎也好,都難以一步登天。
而且細想下來,這一次他的收獲遠比上次人才工作的爭論要大。
首先是高新區的問題,能跟劉坤元達成一致意見,基本上意味著從根本上解決了後顧之憂,有劉坤元和王楷文的支持,他現在才算是真正徹底掌控了高新區的大局。
其次在人事問題上,雖然他目前仍然沒有任何話語權,但是劉坤元暫時性的讓步,終究還是讓他把高旺和方緯誠捆到了一起。
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這一次的合作,高旺跟方緯誠就算是想中途反水恐怕也沒那麼簡單了。
有些事情一旦邁出了第一步,再想臨陣退縮,付出的代價遠遠要高於一條路走到黑。
不管是高旺還是方緯誠,想半路下車,彆說他黎衛彬有沒有能力製衡這兩位,就算是劉坤元和王楷文也不可能會放過他們。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自然是正式推動鬆豐槐城市副中心的項目從理論走向了現實。
當初他向洪建軍闡述這個方案的時候,洪建軍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是也沒有反對,所以後麵他才敢借著文化產業園之名行建設城市副中心之實。
但是官場上做事情,總歸要講一個師出有名。
有了省裡的這一份通知,這個項目也算是有了正兒八經的旗號,接下來自然就是大乾一場的好時候。
方緯誠作為常務副市長,顯然也需要這麼一個項目去發出他的聲音,自己提供的這個項目可以說是及時雨。
既給了劉坤元和王楷文麵子,讓蒙在黃江市上空的陰霾一掃而空,又在經濟工作上進一步推動了黃江市朝前走的步子。
但是毫無疑問。
相比於前麵的幾條人事任命,這條關於推動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通知無疑更是平地起風雷,一下子就把不少人震得七暈八素,完全看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畢竟按照常理,這麼大的動作不可能是一時半會就能確定下來,而是要經過反複的推敲和論證。
然而先前市裡根本就沒有聽到任何消息。
結果省裡直接就來了這麼一個通知。
……
“看來我們這個黎副市長不是一般的有本事啊,他這個手段可謂是通天了。”
“推動鬆豐槐建設城市副中心,而且還是三地合一共建一個大型的中心城區,這個想法不可謂不大膽。”
“怎麼樣?老李,此時你作何感想?”
黃江市。
位於市郊區的一家私房菜包廂裡。
看著身側一臉陰沉的市委秘書長李忠華,組織部長趙孫林陰陽怪氣地嘲諷道。
按理說以趙孫林的脾氣,其實很少會說話這麼難聽,但是這一次趙孫林的確是惱火到了極點,甚至對黎衛彬有些恨之入骨。
不僅僅如此,連帶著對劉坤元,趙孫林都恨得有些牙癢癢。
張正邦調離市委,出任黃江學院的黨委書記。
這當然是大進了一步,畢竟從副廳到正廳,多少人一輩子都卡在這個門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