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那邊一連串的動作下來,不管是在黃江市委市政府內部,還是在輿論上都造成了巨大的轟動。
不過過猶不及的道理黎衛彬自然懂。
所以隨著時間進入7月中旬以後,引發諸多輿論關注的黃江高新區再一次漸漸消失在公眾的視線之內。
然而並沒有多少人知道。
其實黎衛彬采用這樣一種避風頭的做法也是迫於無奈之舉。
倘若他手裡有足夠的話語權,再倘若高新區前幾年的基礎已經打好的話,他完全可以趁熱打鐵,直接把高新區的規模進一步提升上去。
然而此前的那一套組合拳打下去,高新區最起碼也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消化各種項目和資源。
不僅僅如此,高新區這些年的管理雖然不至於混亂,但是也斷然談不上高效,真要趁熱打鐵強行上馬新項目的話,出現的問題恐怕會更多。
黃江市。
市政府辦公室。
端起麵前的杯子抿了口茶水,坐在沙發上的解軍跟潘瑞對視了一眼並沒有開口說話。
他們兩個人一個是槐林縣的前任縣長,一個給黎衛彬乾了好幾年的秘書,黎副市長的手段和能力如何,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
這次高新區人事大調整,黎衛彬讓他們兩個過去挑大梁,老實說一開始的時候不管是解軍還是潘瑞心裡其實都有些發慌。
畢竟高新區的工作做得怎麼樣,但凡對黃江有一些了解的人都很清楚。
尤其是在黎衛彬主張企業分流的情況下,兩人甚至已經做好了背鍋的準備。
可誰也沒想到最後居然會是這麼一個結果。
黎衛彬一個組合拳下來,現在的黃江高新區不說風光無限,但是最起碼打了一個翻身仗。
“你們兩個這些日子也辛苦了。”
“不過眼下正處於高新區快速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你們兩個想休息是不可能了,還要繼續再辛苦一段時間。”
“老解啊,關於高新區下一步的管理問題,你是怎麼考慮的?”
聞言解軍立馬坐正了身子。
“黎市長,高新區的管理這一塊,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接下來肯定要做一個幅度比較大的改革動作。”
“此前高新區的管理重心基本上都是聚焦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上麵,並沒有體現出為企業發展服務的理念,這一次我們打算從管理理念、組織製度和管理方式上來一次全方位的調整。”
說到這裡,解軍突然頓了一下。
緊接著才繼續說道:“我打算把管委會的工作分工做一個比較明確的調整,我負責全麵工作,由潘瑞同誌抓高新區的組織、紀律和治安工作。”
“至於具體的業務工作則采用責任製的模式,由管委會的領導班子成員分彆對接不同的企業,做到一對一的配對。”
聽到解軍的話,黎衛彬原本平靜無波的表情突然變了個模樣。
瞳孔微縮,隨之就露出一副詫異的表情。
老實說,他把解軍放到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和管委會主任這個位置上,最主要的還是考慮到對解軍的信任問題。
至於能力的話,他更相信潘瑞。
但是解軍的這兩句話一說出口,他自然明白自己小看了解軍。
讓潘瑞抓組織、紀律和治安工作,不得不說解軍確實很聰明。
因為按照常理,潘瑞作為他的親信,在大多數人看來,潘瑞肯定要抓業務工作。
但是實際上高新區在這個階段業務反而是次要的,因為企業發展自由企業的規律和管理,反而是高新區的組織人事以及紀律工作更容易鬨出幺蛾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