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從社會底層一路打上來的,從小便沒有受過什麼高等的教育。
因為這個,朱元璋的思想,封建、固執。
這很正常,雖然後麵朱元璋不斷的學習增強自身的能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厲害,但自幼養成的一些東西,早已經根深蒂固,再也變不了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江山,朱元璋打下來了,但本性,改不了一點。
分封製、活人殉葬等等,這都是朱元璋自幼養成的迂腐思想在作怪。
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朱元璋自然不願大明滅亡,他想讓朱家子子孫孫都享有榮華富貴,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因此,朱元璋幫朱標請來名師教導,為朱家子孫定下輩分,並且嚴禁朱家子孫工作由於這個條令,朱家子孫到了後麵,有人被活生生的餓死)。
由於害怕朱標霍霍了他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自幼朱元璋便對朱標管教的十分嚴格。
年紀輕輕,朱標便開始被朱元璋帶著,學習如何處理朝政,並且學成之後,在東宮組建了自己的班底。
對比彆的皇帝,在對待兒子這個問題上麵,朱元璋可以說吊打。
防備?壓根不存在!
這個時候,朱元璋的行為,壓根不像是一個皇帝,而是一個老父親,他渴望自己的子女青出於藍。
準確一點來講,應該是兒子。
這個行為,恰恰是民間百姓對兒子的態度。
他不會對自己的兒子有任何的防備,還將所有的好全給兒子,期待他們成長起來,為這個家庭遮風擋雨,讓自己的家族旺盛、強大。
不過,在這個時候,朱元璋的思想發生了一些小小的變化,他好像認識到了自己是一個皇帝。
所以,對所有兒子的好,最終集合到了長子的身上。
這並不是說,朱元璋不習慣或者不愛其他的兒子,事實上,區彆可能會有,但他對所有的兒子都一樣疼愛。
分封就是最好的證明。
朱元璋寵溺朱標,一是不想看到兄弟相殘,二是要讓朱標在兄弟當中樹立威信,三是讓朱標能夠照看好弟弟們。
朱標十分優秀,他能體會到朱元璋的苦心,所以,他努力刻苦的學習,讓自己朝著朱元璋想象的樣子走。
但,太累了!
可是,懂事的朱標,從未向朱元璋發出過抱怨,他太懂事了,不願讓朱元璋失望。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朱標的身子變得不再健康。
陝西氣候多變,空氣乾冷,對於身子骨弱的朱標而言,那地方氣候可以稱得上‘惡劣’。
但為了大明,也為了向朱元璋證明,朱標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巡視天下的路程。
然後,就出事了。
事情發生之後,朱元璋雖然從未對外講過,但這始終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也正是因此,皇位才會在長子去世之後,落到了長孫的身上,因為其他兒子,壓根就不可能會有機會,哪怕是性格類他的朱棣也一樣。
之所以是朱允炆,不過是朱允炆身上有那麼一抹朱標的影子乖巧、懂事,僅此而已!
喜歡大明:開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