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夜晚,寒風刺骨。
朱允熥昏昏沉沉的腦袋,被冷風一吹,變得清醒無比。
“大皋被敲響,到底是怎麼回事?”朱允熥一邊走,一邊問道。
“回太孫,不久之前,沿海城池安康城發來八百裡加急血色信箋,陛下看完信箋之後,便讓末將去敲響了大皋。”蔣瓛道。
朱允熥點點頭,不再多言,徑直朝著乾清宮走去。
他沒有詢問蔣瓛發生了什麼事情,雖然蔣瓛是錦衣衛指揮使,但是很顯然,現在的事情,蔣瓛根本沒膽子拆開那封信箋觀看上麵的內容。
“太孫!”
“太孫!”
一路走來,不斷有宮女和太監對著朱允熥彎身行禮。
片刻後。
朱允熥來到了乾清宮。
宮殿中十分安靜。
朱元璋靜靜的站立著,沒有發出什麼聲響,深邃的目光,眺望著江寧城的方向。
將士死戰,城池被屠。
大明建國之後,還從未發生過如此慘烈的事情。
朱允熥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到朱元璋麵前,道:“皇爺爺,出...”
朱元璋不等朱允熥將話說完,將血色信箋遞了過來,道:“允熥,我知道你心中有很多的疑惑,不過,你看完信箋上的內容就知道了。”
“好!”朱允熥點點頭,伸手接過信箋,低頭快速的瀏覽起上麵的內容。
不多時,信上的內容看完,朱允熥的眼神冷了下來,滿臉壓製不住的憤怒:“皇爺爺,這封信箋上的內容是真的嗎?”
“真的!”朱元璋道。
血色信箋有專門的考量標準,也有專門的運輸渠道,不可能存在記錄假消息的可能性。
“皇爺爺,我們必須要以血還血,不僅為江寧城戰死的將士、慘死的百姓,更為了扞衛我們大明的威嚴。”
“無論到什麼時候,麵對挑釁大明威嚴的人,我都隻有一個態度,雖遠必誅!”
朱允熥沉聲說道,眼神淩厲。
“雖遠必誅?”
“說的好,之前是咱做錯了,沒想到小小的匪盜,竟然也敢進攻我們大明的城池,真是給他們臉了。”
朱元璋目光看向朱允熥,眼神中露出毫不掩飾的讚許。
朱允熥目光與朱元璋對視,道:“皇爺爺,我有一個請求,請你務必要答應。”
朱元璋一愣,看著朱允熥的模樣,道:“你先說說看。”
他沒有直接一口答應,主要是朱允熥現在的樣子,他從未見到過,擔心朱允熥會做什麼傻事。
現在朱允熥是大明的儲君,身係大明的未來,他絕不允許朱允熥衝動行事。
朱允熥道:“皇爺爺,這次沿海剿匪,我要親自前往。”
信箋上麵記錄的內容太讓人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