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不如不見》,直至曲終,眾人才明白這一個歌名的真正含義。
對一個人最好的就是放下,無論再想念也不會去打擾。
終有一天你會明白,原來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有些相見,不如懷念,好久不見,不如不見。
此際。
無數雙眼睛齊刷刷的望向舞台上那道身影,隻不過,其中摻雜的情緒,是如此的熱烈而陶醉。
雲峰有點搞不清狀況。
掌聲沒有也就算了,怎麼主持人還不上來主持接下來的環節?
在特彆安靜的舞台上,有一絲絲的尷尬。
轉瞬之間……
“啪啪啪……”
如雷鳴一般的掌聲響了起來!
觀眾、導師、評審,皆是情不自禁的站了起來,兩手不斷的拍著。
此起彼伏,經久不息。
每每出現這樣的場麵,雲峰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幸運的。
不知道過了多久,掌聲漸歇。
主持人朱玥走上了舞台。
可以看見,她的眼睛是紅紅的。
排練的時候她已聽過雲峰唱這首《好久不見·不如不見》,當時隻覺得是一首好聽的歌,沒有太多的感觸,也沒有太多的感動。
但是。
今天再聽,卻有著不一樣的感覺。
忽然地,就心潮騰湧起來,像平如鏡的湖泊泛起層層的微波,眼眶中,也是一波接著一波的灼熱,是一陣由心而發的顫抖。
排練就是走一下流程,看看舞台效果、樂隊效果,演唱時並不會全身心、全情感的投入,所以,對歌曲的展現,也就有個三四分。
而到了正式錄製,自然是傾儘所能。
朱玥迅速整理情緒,臉上擠出淡雅的笑容,道:“讓我們再一次用掌聲感謝雲峰帶來的這樣一首好聽的《好久不見·不如不見》!”
“男神!”
“男神!”
……
現場觀眾突然整齊的高喊起來。
好嘛。
又多了一個稱呼。
不過,挺好。
雲峰又一次的鞠躬感謝。
“又騙我們眼淚!”
“感動得一塌糊塗!”
“原來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
“其實哪有那麼多故事啊,隻不過都是經曆罷了!”
“聽懂了才最可憐!”
……
現場觀眾的聲音此起彼伏。
朱玥隨即展示了華視主持人的主持功底,把現場氣氛控製住了,重新給拉回了節目錄製流程中。
他們也想聽聽四位專業導師和三十位專業評審,對雲峰這首《好久不見·不如不見》的評價。
“好聽好聽。”沈坤仍是第一個開口的,道:“一首歌,不僅僅隻是一首歌,它是一種情愫,一種回憶,是每個人都無法割舍的過去,我有說過,聽歌聽的是心情,唱歌唱的是生活,你的這首歌和你的演唱,給我們帶來了心靈與心靈碰撞的感覺。”
“你也很大膽。”旁邊的王君雅手舞足蹈的道:“華語跟粵語的結合,一首曲配兩首詞,表達兩個故事,這是我沒有見到過的一種全新嘗試,真的,太棒了。”
崔誌文緊隨其後,道:“低沉的聲音,輕緩的節奏,傾訴的語氣,像是播著老唱片,很有年代感,謝謝你,謝謝你帶來一首這樣的歌曲。”
雲峰微笑道:“謝謝,謝謝三位老師。”
朱玥接著道:“那,常歡老師對自己學員這一場的表現,有什麼樣的評價?”
常歡雙手握在一起,道:“‘好久不見’和‘不如不見’,你把這兩句話寫成了兩個故事,前者裡更多的是一幅幅場景和幻想,孤獨期待,隻是想見一麵,但隻是在心裡一遍遍構思那些寒暄的台詞和畫麵,而後者就是這一份渴望的成全,把曾經相愛裡彼此美好如初的樣子刻在心底深處,就此永遠告彆,隻有這樣,那一份渴望才不會虛擲空投,消失在客氣和虛偽之中……”
雲峰頷首道:“謝謝常歡老師。”
朱玥同樣是感謝了一下四位導師,然後又挑了幾位評審發言。
一位來自高校廣播聯盟的音樂編輯問道:“這應該是你第二首帶粵語的歌,可你是一個浙省人,為什麼會鐘情於‘粵語’呢?是因為女朋友是粵省人嗎?”
朱玥看向雲峰,道:“這個問題,我想,大家都很好奇。”
雲峰淡淡一笑,道:“其實我們國家有很多方言,這是華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是吳語、蒙語、閩南語等等都是很好聽的,也都是可以用來唱歌的,我是覺得,音樂不單隻有元素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還應該有語言的多樣性。”
朱玥好奇的問道:“你還可以用其他方言唱歌嗎?”
沒待回答,就聽現場觀眾中有人喊道:“來一首!”
“來一首!”
“來一首!”
……
這樣的機會,雲峰又怎能錯過,道:“那我清唱幾句。”
大家都很期待,用其他方言唱歌,是什麼樣的感受。
“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杆上多嘴,你說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覺……”
現場氣氛頓時歡樂起來。
“我們的魔都語!”
“哈哈,閩南語!”
“這不是朝鮮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