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第一個登台的是劉雪馨,她分享的是與母親一起來華風試戲《唐人街探案》中思諾一角的故事。
“這就是我的媽媽,一個普普通通的媽媽,一個關心我、愛護我,伴隨我成長的好媽媽,我愛我的媽媽。”
劉雪馨長大了,明白了很多事。
而,
當初聽了薑戈一番話的羅小霞,不再規劃女兒的未來,現在在電視機前,聽了女兒講述的故事,以及申請的表白,令她甚是感動,眼中淚水一直在打轉,是欣慰的淚水,也是幸福的淚水。
爾後,秦詩玥、張鈞、張樹成陸續登台,這期不同於上一期,煽情的故事少了,更多的是溫馨有趣的故事。
薑戈兩世為人,看的綜藝不少,藍星跟地球的情況相似,煽情幾乎已經是成了國內綜藝的常態,要麼賣情懷,要麼賣悲慘,要麼賣友情,那節目的初心和主題究竟是什麼?
怎麼說呢……
煽情不同於自然而然的抒情,而是在特定環境下渲染出來的效果,它能達到數十倍的傳播效率,像熱搜上常常掛著“某某某節目的選手又哭了”的話題,這種無節製、刻意的煽情更多的是在“消費”觀眾。
現如今,觀眾已不再是那麼好糊弄的了,一次兩次的欺騙尚可容忍,可是一旦煽情取代節目內核,他們的容忍度就會迅速減低,甚至會產生抵製、反感情緒。
其實從電視劇、電影到綜藝,煽情早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換句話說,煽情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合理的煽情是可以讓觀眾與節目進行內心溝通,從而對節目中的某種行為產生高度的共鳴,並且回味無窮念念不忘,甚至在回憶中有所思考。
而當煽情成了笑話,剩下的隻有尷尬,所以薑戈從一開始就沒有把煽情當做營銷賣點,在節目中也不濫用煽情環節,不硬生生地賣慘,不誇大事實,選的是真實的人,講的是真實的故事,讓觀眾看到節目傳達的溫度和內涵。
就比如,這一期隻劉雪馨聊與母親的矛盾開始,到張樹成暢談與過世母親溫馨的日子,以及和互動環節,楚翩翩一直都是處於一個聆聽者的狀態,並沒有去刻意強調高潮迭起,煽情的手段極為克製。
而這種緩和平淡之中不乏動情處,實際上更讓觀眾為之動容。
“呃……特意備好了幾包紙巾,結果沒用上。”
“這期超溫馨、超暖。”
“母愛偉大,不應該隻用來煽情,也可以帶來歡笑。”
“很喜歡這個節奏。”
“薑戈解決審美疲勞有一套,有的人期望落空咯。”
“講真的,這期帶來的驚豔程度不輸第一期。”
……
從彈幕來看,觀眾們對薑戈這個調整,或者說這個計劃,非常滿意。
“你還有什麼不會的?”周淩薇捏著薑戈的臉問道。
薑戈眯眼一笑,沒有說話。
全能?
那著實太誇張了,他隻是把能做的都做到最好而已。
就拿綜藝來講,要想用老題材做出新意,就得摳細節,畢竟綜藝不是電影、電視劇,不需要那麼多的戲劇衝突和故事編排,以及台前的虛假演繹,僅是需要多一點的真實。
此時,一段廣告之後,迎來了萬眾期待的結束曲。
上一期的《父親寫的散文詩》已在網易雲音樂各榜單和微博打歌榜霸榜一周,拿下了優異的成績。
大家都好奇母親主題,薑戈會交出一首什麼歌來。
至於會是誰來演唱,就很明顯了,必是秦詩玥了。
她在《倩女幽魂》中演唱的《黎明不要來》,唱出了寧采臣和聶小倩的無奈,讓無數人為之落淚。
現在想想,薑戈與每個歌手的組合好像都是王炸。
隻見,黑漆漆的屏幕裡亮起一盞盞燭火,秦詩玥出現在搖曳的火光中。
她身穿白色襯衫連體褲搭配黑色單鞋,這套穿搭簡約,質感細膩品致高雅,加上金絲緞帶裝飾邊的點綴,其視覺呈現與場景化的氛圍感融合、呼應。
“又一個大美女!”
“小倩!”
“今天走的是知性風?”
“永遠的女神!”
“誰又能想到,她是因為沒公司要才滯留在華風的呢?”
“這就是命吧,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
秦詩玥算是近十年來跨界最成功的女藝人了,不僅在本職歌手這行拿到了最高榮譽金曲獎歌後,還在演藝圈奉獻了建寧、趙靈兒、聶小倩等經典角色。
直接是越過“小天後”,成為了“天後”。
要知道,
這些都是在短短三四年的時間裡完成的。
【——《燭光裡的媽媽》
演唱:秦詩玥
作曲:薑戈
作詞:薑戈
編曲:薑戈】
歌曲信息出現在了畫麵左下角。
薑戈在萬千讚頌母親的歌曲中,之所以選了由李春利作詞、穀建芬作曲、段品章首唱的這首歌,考慮的仍是要有對應的故事。
隻不過,
這次的故事不是藝人的,而是來自一位幸運觀眾的。
她叫吳慧,今年六十七歲了,在電視上看到節目組的征集活動後,用書信的形式寫了自己和母親的故事。
薑戈當時看到這個故事,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首《燭光裡的媽媽》。
而,
在看到歌名,觀眾們也聯想到了方才由張樹成品讀的那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