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對這種毛絨絨的玩偶是天生沒有抵抗力的。
“我要阿寶!”
“我要浣熊師傅!”
“我全都要!”
……
李沐宸拽著父親旳手,又蹦又跳的叫著。
李正堯傻眼了,沒料到電影院這就開賣電影周邊了,而且位置選的很刁鑽,就在出口處,想避都避不掉。
不過,《功夫熊貓》的質量擺在那,算不上無底線的圈錢。
上前看了看,摸了摸,玩偶、手辦、抱枕這些,做工用料雖然談不上豪華,但是非常精致,檔次感不會減分,不是廉價貨可比的,彆說小孩子了,大人們都不禁心動。
“買!”
李正堯都顧不上兒子了,自己興致勃勃的挑選起來。
妻子臉黑如炭,小的不懂事就算了,大的也跟著湊熱鬨,正欲發作教訓爺倆,卻瞧見一個抱枕甚至可愛,然後,嘟囔了兩句意思一下,就跟了過去。
而此時許多從剛剛影廳出來的觀眾,甚至是看其它電影的,都在短暫的猶豫後,選擇走過去一探究竟。
“大家都挺喜歡嘛。”周淩薇在電梯口,回頭看了一眼,那邊已經是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大人小孩。
“在設計《功夫熊貓》周邊產品之初,考慮到要覆蓋各類消費人群,所以不僅型號多,價格也有高有低,讓每一個消費者能在其中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薑戈並非頭腦一熱,就去蠻乾瞎乾,而是有計劃的。
“對了,現在不是流行盲盒嗎,你們怎麼沒有出?”周淩薇覺得阿寶這些角色的小號手辦,是可以整成盲盒的。
“有的,會在上映一周後上架華風官網,一共有7款,6款是基礎款,1款是隱藏款。”薑戈又豈會想不到。
“限量出售嗎?”周淩薇問道。
“嗯,第一批為1000份。”薑戈回道。
“啊,這麼少的嗎,那不是很難搶得到?”周淩薇說道。
“你不用搶,我直接讓人把7款全寄過來。”薑戈笑道。
“不不不,盲盒要親手拆才有意思,不止拆盲盒時緊張而又刺激的心情,還有抽到隱藏款那種興奮感。”周淩薇拒絕了。
“好吧。”薑戈倒是沒體驗過。
說話間,電梯來了,兩人乘電梯下樓,離開了電影院。
隨著五一檔正式開啟,第一批觀眾完成觀影,網絡上各個平台開始熱鬨起來,大家都在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個太子不太冷靜》已品,含‘夏多魚’量達到了90%。”
“假期消磨時光,看個樂嗬,這時間和票錢花得值!”
“有夏多魚、馬竹這對王牌組合在,這部電影何止不尬,還看點滿滿呢!”
……
“《龍城飛將2》絕對是續集比第一部好的。”
“衛青揚我大漢國威!”
“主題曲《精忠報國》跟電影、跟主角真的太配了。”
……
每每到一個大熱的電影上映檔期,那麼網絡上對這些電影的討論是一點不會少。
比如現在,芝麻開門團隊的《這個太子不太冷靜》和張樹成的《龍城飛將2》,頭條和熱搜已經安排上了。
至於薑戈的《功夫熊貓》,上映前,因為宣發給力,拉到了不錯的關注度,但上映後,由於“動畫片”這個屬性,導致了討論度比較低。
除了粉絲之外,誰會閒著沒事去聊小孩子看的東西?
然而,華國動畫學會官方微博發了一篇標題為【國產動畫電影劃時代之作!】的文章,吸引了無數目光。
而在這個時間節點,不禁讓人聯想到了今天剛剛上映的薑戈的《功夫熊貓》。
關鍵是,這個標題有點……
“劃時代”是什麼意思?它指的是由於出現了具有偉大意義的新事物,在曆史上開辟一個新時代。
之前,《那年那兔那些事》被稱為“國漫之光”,更多的是大家對國漫的鼓勵和支持,而現在的《功夫熊貓》直接躍升成為“國產動畫電影劃時代之作”,這是不是吹得有點太過了?
而在好奇心的作祟下,許多網友點開了這篇文章。
【《功夫熊貓》吹響了國產動畫電影崛起的號角,重鑄榮光,勢不可擋!】
這正文的第一句話,跟標題一樣誇張。
“?!”
“你要不是官方組織,我還以為是在看營銷號的文章。”
“確實像收錢辦事的。”
“差點忍不住開噴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微博管理人員是薑戈的粉絲?”
“不至於吧,追星連工作都不要了?”
……
這部分網友,一是沒有看《功夫熊貓》,二是覺得用詞不妥。
要是換個微博發這篇文章,早被衝爛了,看在官方組織的麵子上,才願意往下再看看。
【任何事物想要崛起必定是要經過一個曲折漫長的時間,國漫也是如此,從“動漫”延續於“國漫”中間也是經曆了諸多的時間考驗,產量的不足,創新觀念的減少,使得很多人目光投向國外的動漫,直至國漫進入睡眠期。
今天,在動漫的基礎上跨進,隨著大時代的迅猛發展,國漫也如同春後竹筍快去生長,一發不可收拾,遠遠的震撼著所有人。】
不愧是官方組織的文章,“官方發言”從不會缺席。
好在不是長篇大段,網友們的耐心還未被消磨殆儘。
【如果說歐美國家的動畫電影著重於刺激、冒險,日本的動畫電影著重於浪漫、清新,那麼《功夫熊貓》之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的便是唯美、絢麗。
而且不僅有唯美的江河山川,和絢麗的華國功夫,還有對儒家、道家等華國傳統文化的深度考量和探究。
無論是從色彩的選擇還是構圖、繪畫上,都精準地展現出了華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高、古、清、雅、逸”,給人一種“胸羅宇宙,思接千古”的深邃典雅,使得觀眾在看到這些畫麵的第一眼,就能夠非常直觀的看出這是屬於我們華國的動漫風格。】
接下來就是從各個角度的專業分析了,有理有據。
若是托,那也是有文化的托。
【我們學會組織去觀看《功夫熊貓》,最初的目的是以學習的態度的去看薑戈是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的。
到了影廳裡,發現即便是掛著“薑戈”兩個字,也逃不開跟其它動畫電影一樣的命運,裡麵坐著的,八成是帶著孩子來的家長們,剩下兩成是粉絲。
但是等片子開始,才知道我們錯了,看著那美輪美奐分不清現實與虛幻的畫麵,每個人都從內心裡發出“這是動畫片?”的疑問,一位自1985年華國動畫學會創立就在裡麵的教授,更是忍不住發出“從來沒有想過動畫電影可以這麼拍”這樣的感慨。
《功夫熊貓》真的非常精彩,甚至不需要時間來證明,因為當你踏出影廳的一刻,就自然而然的為其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