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看過《琅琊榜》,但並不一定知道,黃曉明才是江左梅郎“梅長蘇”的第一候選人,好巧不巧,黃曉明當時剛剛接下新戲《錦繡緣華麗冒險》,隻能婉拒了,最後才落到了網投第一,眾望所歸的胡歌身上。
故事還得從2006年8月29日說起,事業上正如日中天的胡歌遭遇了嚴重車禍,經過6個小時的搶救,胡歌臉上脖子上總共縫了100多針才撿回一條命,助手張勉當場身亡。
媒體渲染,容貌被毀,好友去世,粉絲惋惜,一時間各種情緒像重錘一樣痛擊著胡歌的胸口,此時他並不知道這場飛來橫禍卻是讓自己鳳凰涅槃,破而後立的開始。
“皮囊不完美了,那就用思想來填滿”這句話是胡歌經常說的,為了雕琢演技,他一頭紮進劇院裡演話劇,每天一演就是8個小時,與此同時,網絡點擊率破百萬的《琅琊榜》的翻拍權被侯宏亮買下。
不過起初找到胡歌的時候,一聽這邊是古裝劇,還是曆史架空劇,便婉言拒絕了,因為他苦練演技的目的,就是想要擺脫貼在他身上的“古裝王子”這一標簽。
後來很多書迷覺得梅長蘇與胡歌的經曆如出一轍,如果是他出演一定遊刃有餘,麵對粉絲們的瘋狂邀請,他認真讀了一遍,發現自己和梅長蘇的經曆竟然如此相似,於是找到導演組決定用演技打消他們的顧慮,在看過他的話劇《如夢之夢》後,導演組被他紮實的表演功底所折服,雙方一拍即合。
2014年2月21日,在《琅琊榜》開拍一周後,胡歌發過這樣一條微博:“我既然活了下來,就不會白白地活著”,就是這句話,讓林殊從裡走了出來,那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那顆赤子之心也漸漸與胡歌重疊。
胡景天的經曆與胡歌的經曆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終究是兩個世界裡不同的人,胡景天想要複製胡歌的成功,要的不僅僅是一部《琅琊榜》,還要有帥氣的外形、精湛到位的演技和拚命三郎的敬業精神,那做到了嗎?
在解小芳這個專業劇評人看來,胡景天確實做到了。
今天晚上播出的第一、第二集,劇情的話較為俗套,交代了梅長蘇的個人信息和故事主線,原為赤焰少帥林殊,是能征善戰,有勇有謀的少年將軍,但是因為一樁赤焰冤案,曾經的少年將軍身中劇毒,容顏大變,內息全摧,再無半點武力,從此多病多傷,時時複發寒疾,而他之所以會來到金陵,並不是為了輔佐誰登上王位,而是複仇。
胡景天演的非常好,台詞、表情、動作都很到位,表現出了梅長蘇去金陵和金陵以前複雜的感情。
另外的話,這兩集還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麵,最為直觀的幾個點是,比如見麵拜禮、立姿、坐姿等動作,都極其講究,又比如戲服從布料到刺繡暗紋、玉冠到配飾,都很有質感,再比如台詞大多采用白話文夾雜文言文的結構,有古風古韻之感。
而把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就讓原本俗套的故劇情,變得不俗套了,所有的一切又看起來很自然,讓人耳目一新。
“咚咚咚……”
忽然響起了敲門聲,解小芳轉動電腦椅,道:“進來。”
“你看了哪部劇?”來人是與她一起合租的閨蜜許珊。
“我看的是《琅琊榜》,怎麼了?”解小芳問。
“嘻嘻,跟我一樣。”許珊笑著說。
“那,你覺得好看嗎?”解小芳又問。
“怎麼說呢……”許珊坐到床邊,沉吟道:“我覺得吧,這兩集出場的角色太多了一點,像是靖王、譽王、太子、靜嬪、梁帝、霓凰、穆王、小王爺穆青、謝玉、蒙摯等等,雖然每一個都性格分明,但會讓人搞不清楚他們之間複雜的關係。”
解小芳聽了,問道:“也就是看著有些吃力?”
許珊點點頭,道:“差不多。”
解小芳把腿放到座位上,兩手環抱住膝蓋,喃喃道:“比起薑戈的其它劇,節奏確實是慢了點。”
最近,她在自己發布的劇評的評論區裡,發現有許許多多相同意思的回複——看劇不快進不舒服。
不知從何時起,快進播放已經成了太多年輕人看劇的標準。
一方麵是電子互聯網引來的時間碎片化,讓大家的時間越來越零碎,想要好好花時間來看一部劇都覺得奢望;另外一方麵,今年即使電視劇接連不斷,但好劇確實不多,因為拍攝成本巨大,不得不延長劇集賺回成本,所以就出現了各種注水的節奏,把一個2、30集就能拍完的故事拍到了5、60集。
解小芳想到這,十分好奇的問道:“珊珊,如果可以快進,你會選擇跳著看這部《琅琊榜》嗎?”
許珊搖搖頭,道:“這個肯定不會呀,正常看都隻是勉強看明白了,要是快進看的話,那豈不是一頭霧水?”
解小芳笑道:“是啊,畢竟這是一部曆史權謀劇,錯過了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導致劇情接不上。”
許珊話題一轉,道:“以前沒發現,胡景天這麼帥的,古裝造型比現在的一些小鮮肉看著舒服多了。”
解小芳歎輕輕歎了一口氣,道:“如果他沒有發生車禍,沒有被公司雪藏,成就應該遠不止於此。”
許珊笑笑,道:“跟薑戈,以後成就不會差的。”
解小芳讚同道:“這倒是。”
許珊從床上起來,伸了一個懶腰,道:“好了,不打擾你了,我去補《三生三世錦繡未央》。”
她出去後,解小芳開始回憶《琅琊榜》第一、第二集的細節,然後在桌麵講了一個文檔,準備寫劇評。
與此同時,觀眾的評價在各個平台上出現,跟薑戈事先預料的一樣,兩極分化嚴重。
“《琅琊榜》無論是質感、色調,還是演員演技,都相當到位!”
“是超有質感的一部劇,非常有電影大片感!”
“看服化道就知道了,走的是高質感路線。”
……
粉絲們由於帶有濾鏡,給的好評居多。
“看懵了,出場十幾個角色,關係捋不清了都。”
“劇情真心一般,僥幸存活改頭換麵、為了複仇死不相認,幾十年前的老套路了。”
“勉強看完兩集,這部劇就靠畫麵和一眾演員的演技在撐著。”
……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即便是薑戈自編自導的,也一樣不買賬。
見到這個結果,《三生三世錦繡未央》那邊鬆了一口氣。
薑戈的劇,從《小魚兒與花無缺》開始,就展現出了可怕的統治力,收視率和口碑好得太過於嚇人,這次更是投入7.5億,找了一大票實力派演員。
不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劇本,似乎出現了問題。
難道……
薑戈真如外界所猜測的那般,力不從心了?
一時之間,很多營銷號紛紛在此事上做起了文章。
——【神壇到底還能撐多久?】
——【劇本是一劇之本,做得好就是錦上添花,做得不好就是整個給垮掉了。】
——【應該是沒搞懂這種題材,曆史權謀劇不同於武俠劇、推理劇、警匪劇,重心不在於服化道、動作戲,以及案件推理。】
——【節奏有大問題,不知道21世紀看電視劇快進播放是潮流嗎?黃金兩集太拖遝,直接勸退大多數人。】
——【沒人是全能的,這就是揚短避長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