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嫣出生在江南的一個小村莊裡,這裡的房屋都是青瓦土牆,門前是一條泥濘的土路,一到下雨天,雨水就會漫進屋裡,讓人無處落腳。
顏嫣的父親顏建國是村裡唯一的木匠,他的手藝精湛,能雕出精美的花窗欞。然而,隨著九十年代農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蓋新房,而不再需要傳統的木匠手藝。因此,顏建國的活計也變得越來越少。
顏嫣的母親林秀珍則是村裡小學的代課老師,她每個月的工資隻有區區八十塊錢。儘管生活並不寬裕,但林秀珍總是堅信讀書才有出路,她省吃儉用,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給顏嫣買了一套《十萬個為什麼》。這套書成為了顏嫣童年最珍貴的禮物,陪伴著她度過了無數個求知若渴的夜晚。
1996年,對於顏嫣一家來說,是一個充滿黑暗和絕望的年份。這一年,母親被查出患有胃癌晚期,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由於村裡的醫療條件有限,根本沒有像樣的醫院能夠治療這種嚴重的疾病。無奈之下,父親隻能帶著母親前往縣城的醫院尋求救治。然而,縣醫院的醫生在查看了母親的病情後,卻無奈地搖了搖頭,告訴他們:“去上海吧,或許那裡還有一線生機。”
聽到這句話,父親的心如墜冰窖,但他並沒有放棄希望。他咬緊牙關,四處借錢,甚至不惜借了高利貸,隻為了能帶母親去上海的瑞金醫院接受更好的治療。
經過一路顛簸,他們終於來到了上海瑞金醫院。然而,當醫生告訴他們手術費用需要五萬塊時,父親和母親都驚呆了。五萬塊對於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們連五千塊都難以湊齊。
麵對如此高昂的費用,母親毅然決然地決定放棄治療。她對父親說:“彆浪費錢了,留著給嫣兒讀書吧。”儘管父親極力勸說,但母親心意已決,她隻在醫院住了三天,也花光了所有借來的錢,就回家了。
回家後的日子裡,母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但她始終沒有抱怨過一句。她默默地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心中唯一的牽掛就是女兒顏嫣的學業。
就在母親去世的那一天,顏嫣正在縣裡參加中考。她並不知道母親的病情已經惡化到如此地步,還在考場上奮筆疾書,希望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母親的期望。
當顏嫣考完試,匆匆趕回家時,卻發現母親已經閉上了雙眼,永遠地離開了她。也沒等到她的錄取通知書——縣一中,全縣前三名。
那一刻,顏嫣的世界仿佛崩塌了。她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湧出。她懊悔自己為什麼沒有在母親生前多陪陪她,為什麼沒有早點發現母親的病情惡化……
然而,無論顏嫣如何悲痛,母親都已經永遠地離開了她。而這份錄取通知書,也成為了母親留給她最後的禮物和鼓勵。
母親離開之後,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瞬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父親的工資微薄,僅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開銷,如今又背負了整整四千塊錢的債務,這無疑是給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一記沉重的打擊。
喜歡前夫們,抉擇吧請大家收藏:()前夫們,抉擇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