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歲歲聽得眼睛發亮:“外公,您連這個都算到了?”
“做生意就是算人心、算需求。”
蘇本中站起身,往南街走,“你看南街現在的鋪子,左邊是國營百貨,右邊是供銷社,賣的都是統貨,價錢死,樣式也舊。”
“但你看牆角那些偷偷擺攤的,賣的的確良布料比百貨便宜兩毛,樣式還新,這就是市場缺口。”
他指了指供銷社對麵的空置鋪麵,“那鋪子以前是賣茶葉的,後來經營不善關了。要是租下來,賣南方運來的新茶,再搭著賣些鄉下的乾貨,肯定能火。茶葉要講鮮,乾貨要講真,這都是國營鋪子比不了的。”
司寒霆順著蘇本中的目光看過去:“我聽後勤說,最近不少部隊家屬托人從南方帶東西,說是本地買不到合心意的。要是有個正經鋪子賣這些,估計生意不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不是嘛。”
蘇本中笑起來,“我跟你說的紡織廠,也是這個理。現在姑娘們都想要花布,但國營紡織廠隻產藍布、白布,咱們要是能搞個小染坊,染些小碎花、格子布,先供給老布巷的鋪子,再往周邊縣城送,用不了半年就能打開銷路。”
他頓了頓,聲音裡帶著點興奮,“我前幾天去碼頭,見著艘從廣州來的船,卸了不少尼龍襪子,那東西耐磨,比棉襪好賣。要是咱們自己能織,不用等廣州運,成本能降一半,利潤至少翻番。”
走到老布巷口,駱家父子剛搬進去的鋪子門還開著,老張正指揮人打掃。
蘇本中站在巷口往裡看,巷子裡的老槐樹投下濃蔭,幾家老鋪子正開門卸貨,有扛著布匹的,有搬著針線盒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你看這巷子,以前隻賣布料,現在有賣剪刀的、賣棉線的,慢慢就成了布市。”
他對司寒霆說,“等政策下來,我就把巷尾那片空地盤下來,蓋個兩層樓,一樓賣布料,二樓做裁縫鋪,人買了布,直接能做衣裳,一條龍服務,比單賣布強多了。”
他又指了指巷口的石板路,“這路得修修,坑坑窪窪的,運布料的車不好走。修好了路,進貨方便,客人也願意來。”
蘇歲歲看著外公眼裡的光,突然明白為什麼蘇家世世代代的農民,為什麼在外公手裡能成為大世家。
他看巷子不是巷子,是能串起生意的脈絡。看鋪子不是鋪子,看的是生財的根基。
連腳下的石板路,在他眼裡都藏著方便進貨的門道。
“外公,您以前是不是也這樣,走一路就能想一路的生意?”
“那可不。”
蘇本中拍了拍她的肩,“我剛到海市時,揣著五塊大洋,在碼頭蹲了三天,看哪些人能掙著錢。扛包的掙力氣錢,不穩;賣水的掙辛苦錢,太少。”
“最後看見有人從鄉下收雞蛋,往城裡飯館送,一趟能掙兩毛,還穩當,我就跟著學。”
“後來不光送雞蛋,還送蔬菜、乾貨,慢慢才攢下第一筆錢。”
他歎了口氣,又很快笑起來,“那時候總想著啥時候能有間自己的鋪子,現在想著啥時候能讓更多人有鋪子。世道不一樣了,心思也得跟著變。”
司寒霆接過蘇老爺子手裡的拐杖,幫他在台階上站穩:“等紡織廠開起來,需要我協調運輸或者場地,隨時跟我說。”
“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
蘇本中拍了拍他的手,“我這把老骨頭,說不定還能看著海市的鋪子從南街排到碼頭,看著咱們自己生產的東西賣到廣州甚至外麵去。”
喜歡為綠茶退婚?重生我嫁最強首長請大家收藏:()為綠茶退婚?重生我嫁最強首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