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芝硬氣回懟陳家的事,第二天一早就傳到了蘇歲歲耳朵裡。
她剛到村部,王彩荷就湊過來,笑得合不攏嘴。
“歲歲,你是沒看見,陳寶娟昨天在院子裡罵了一下午,蘭芝姐就關著門不搭理,最後陳寶娟自己氣呼呼地去喂豬了,笑死我了!”
蘇歲歲也笑了:“蘭芝姐能邁出這一步,比啥都強。以後她有工作、有底氣,陳家不敢再隨便欺負她了。”
正說著,周蘭芝背著工具包來了,臉上帶笑了。
“蘭芝姐,這是隔壁李家村想加入合作社的養殖戶,一共八戶,你今天跟我去看看他們的豬圈,教他們配飼料。”
“哎!”
周蘭芝趕緊接過名單,眼裡亮閃閃的,
這是她第一次獨立負責片區的工作。
兩人剛要出門,村部的電話響了。
“歲歲啊,忙不忙?”
蘇本中:“下周六海市有個工商界的座談會,說是請了不少工廠老板、個體戶,還有外貿局的人,你跟我一起去。”
蘇歲歲愣了:“外公,我去合適嗎?”
“怎麼不合適?”
“你那合作社搞得有聲有色,農林局都推廣了,正好去跟大家說說。”
“現在改革開放,國家鼓勵搞經濟,說不定能給不少人啟發。”
“再說,你也去認識點人,以後合作社要搞飼料加工、賣豬肉,都用得上。”
蘇歲歲想了想,“行,我去。下周六我提前去海市找您。”
掛了電話,王彩荷湊過來:“是你外公啊?要帶你去城裡開會?”
“嗯,說是工商界的座談會。”
蘇歲歲笑著說,“正好去學學經驗,看看能不能給合作社找些合作機會。”
周蘭芝:“蘇同誌,你去了肯定能給咱合作社爭光!”
接下來幾天,蘇歲歲忙著跟周蘭芝跑遍了周邊三個村子,統計養殖戶、檢查豬圈、教配飼料,合作社的名單上足足登記了三十五戶,比最初計劃的多了十戶。
李群芳把賬本理得清清楚楚,王彩荷則聯係了縣農機站,準備借兩台粉碎機,方便大家加工飼料。
轉眼到了周六,蘇歲歲提前一天趕到海市外公家。
蘇歲歲又跟著蘇本中去了東風飯店。
飯店門口站著兩個工作人員,見蘇本中從車上下來,立馬笑著迎上去。
“蘇老板!”
蘇本中微微點頭,氣場從容。
一進去,喧鬨聲頓時小了些,不少人都抬眼望過來。
蘇本中剛站穩,一個穿著藏青色的確良襯衫、肚子微鼓的男人就快步走過來。
“蘇老哥,你可算來了!我這剛跟張廠長說,要是你再不來,咱這局都沒主心骨了!”
“陳老板客氣了。”
蘇本中指了指身邊的蘇歲歲,“給你介紹下,我外孫女蘇歲歲,在鄉下搞養殖合作社,搞得有聲有色,農林局都把她的模式當典型推廣了。”
被稱作陳老板的五金行老板趕緊看向蘇歲歲,伸手遞過名片。
“蘇社長,久仰!我是陳建國,開五金行的。”
“早就聽說鄉下有位年輕的女同誌搞合作社,沒想到這麼年輕!”
蘇歲歲雙手接過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