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把合作社新到的良種豬分給幾戶人家,村部的電話就響了。
“蘇同誌,讓你去接一下電話。”
“誒,來啦!”
蘇歲歲跑到村部,接起電話,聽聲音,是縣供銷社的乾事林曉梅。
“行,那我你牛上午來一趟。”
掛斷電話,王老實立即問道:“怎麼了蘇同誌。”
“供銷社讓我明天去一趟,說有事情。”
“會不會是供貨的事?咱們給供銷社供貨的事不會真的不成吧。”
蘇歲歲有點犯嘀咕。
“等明天去了我先看看是啥事。”
上次和供銷社的合作沒談攏,供銷社都是從國營肉聯廠、糧站拿貨,政策不允許,但說可以申請,等通知。
怎麼突然找他們合作社了。
司寒霆從部隊回來,見蘇歲歲愣著,走過去遞了杯溫水。
“想什麼呢?”
“供銷社找我供貨,”蘇歲歲抬頭,眼神裡帶著疑惑。
“你說他們怎麼突然變路子了?以前不都隻跟公家單位合作嗎?我怕這裡麵有什麼門道,萬一出問題,老鄉們的心血就白費了。”
司寒霆靠在門框上,身姿挺拔,語氣冷靜。
“這是流通體製改革的方向。”
“去年中yang就提了,要打破統購統銷,讓供銷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他們現在不找國營單位,是因為國營廠供貨慢、成本高,老百姓意見大。”
“找你,是看中合作社的貨新鮮、價格實,符合改革需求。”
“自主經營?那要是他們拿了貨不給錢怎麼辦?”
蘇歲歲還是擔心。
“老鄉們以前跟公社糧站打交道,被欠過錢,現在都怕了公家單位。”
“改革後,供銷社要自負盈虧,欠賬對他們沒好處,反而影響信譽。”
“你去談的時候,記得要簽書麵合同,把供貨量、價格、結款時間、質量責任都寫清楚。”
“真要是欠賬,拿著合同去縣供銷社的上級部門反映,一告一個準。”
這麼說蘇歲歲心裡踏實了些。
“那我明天帶什麼去?就空著手?”
“帶合作社的檢測報告,縣畜牧站給的豬肉檢疫證明、糧站的玉米粉檢測單。”
司寒霆想了想,補充道,“再算好成本價,彆報太高,也彆太低。”
“比國營肉聯廠便宜一兩分,既能吸引他們,又能保證老鄉的利潤。”
晚上,司寒霆通宵和蘇歲歲算了價格單。
第二天一早,蘇歲歲揣著檢測報告和算好的價格單,司寒霆開車載著她去了縣城供銷社。
紅磚老樓,裡麵人擠人。
櫃台前圍著買肥皂、打醬油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