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歲歲剛踏進家門,就看見司寒霆正蹲在院子裡修水管。
聽見腳步聲,他抬頭看過來,眼神瞬間軟了:“回來了?累不累?我剛給你熬了小米粥,在灶上溫著呢。”
“以後還是彆自己去了。”
“不累,沒事兒,我有什麼本事你還不知道啊,我有正事跟你說。”
蘇歲歲走過去,坐在他身邊,“今天去鄰縣學了個土豬認養的法子,能提前收定金,剛好解決飼料錢的事兒。”
“我想找外公幫個忙,他那邊認識的人多,說不定能幫咱們宣傳宣傳。”
司寒霆:“外公那邊肯定願意幫你,不過你彆跑一趟了,我明天去部隊給外公單位打電話,讓他安排人跟咱們對接。你懷著孕,來回跑太折騰。”
“明天把媽接回來,你帶我去外公那裡一趟吧。”
第二天司寒霆從火車站接了蘇如會到家,母女倆說了一會兒話,蘇歲歲就讓司寒霆帶著自己去了市區。
“外公。”
蘇歲歲的聲音不自覺地揚起來。
“跟您說個事兒,我們合作社的土豬遇到點銷路問題,想搞個認養,就是城裡人交定金,我們幫著養,到時候殺好送過去,還送臘肉。您那邊要是方便,能不能幫我們在單位或者家屬院宣傳宣傳?”
“認養?這法子新鮮!”
蘇本中笑了,“剛好我們廠子最近在搞職工福利,不少人念叨想買散養的土豬肉。”
”你把合作社的地址、認養的規矩跟我說清楚,我讓辦公室的小王印成通知,貼在各車間和家屬院門口,再讓工會的人牽頭,保準有人來。”
蘇歲歲趕緊把細節說清楚:“一頭豬交50塊定金,養到200斤就可以領,我們跟公社屠宰點合作,殺好劈好,還送10斤柏枝熏的臘肉。豬場在咱們村後山,豬都喝山泉水,吃玉米青菜,絕對是散養的。”
“行,我都記下來了。”
“明天我就讓小王跟你聯係,他會帶幾個職工代表先去看看豬場,要是沒問題,咱們就組織認養。你彆操心,外公給你把這事兒辦得妥妥的!”
有蘇本中這話,蘇歲歲心裡踏實多了。
“寒霆,我們得趕緊跟村民說這個好消息,讓大家明天就動手收拾豬場。”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豬場就熱鬨起來。
趙建軍帶著幾個年輕力壯的村民,把圈舍隔成一個個小隔間。
每個隔間門口釘上木牌子。
寫著年月和豬的品種。
王彩荷和張秀娥則拿著掃帚,把豬場的過道掃得乾乾淨淨,還在門口擺了兩張木桌,上麵放著筆墨和印泥,準備給認養的客戶開證明。
“歲歲,你咋不歇著?”
張秀娥看見蘇歲歲過來,趕緊放下掃帚,“你懷著孕,這些粗活我們來就行,你坐著指揮就行。”
“我沒事,幫著搭把手。”
蘇歲歲拿起抹布,擦著剛釘好的木牌子。
“外公那邊說今天會有人來考察,咱們得把豬場收拾得亮堂點,讓人家看著放心。”
正說著,村口傳來了汽車的喇叭聲。
趙建軍往村口跑了兩步,回頭喊:“歲歲,是城裡來的車!好幾輛呢!”
蘇歲歲趕緊擦了擦手,往村口迎去。
隻見三輛綠色的吉普車停在村口,車門打開,下來十幾個穿中山裝的人。
帶頭的正是外公單位的小王,手裡拿著個文件夾。
看見蘇歲歲就笑著迎上來:“蘇同誌,我是小王,蘇廠長讓我來對接認養的事兒。這些都是我們單位的職工代表,想來看看豬場的情況。”
“歡迎歡迎!”
蘇歲歲笑著伸手,“快跟我來,我帶你們去豬場看看。”
一行人往豬場走。
路過村頭的玉米地,幾個職工忍不住問:“蘇同誌,你們的豬真的隻吃玉米青菜?不喂飼料嗎?”
“我們的飼料都是自己配比的,絕對不喂其他的飼料!”
蘇歲歲指著地裡的玉米,“這些玉米都是咱們村自己種的,收了之後磨成玉米麵喂豬,偶爾還會喂點紅薯藤,都是天然的飼料。”
到了豬場,職工們看著圈舍裡的黑豬,毛色油光水滑。
一個個拱著食槽吃玉米麵,都忍不住點頭。
有個戴眼鏡的職工蹲在圈舍外,指著一頭豬道:“這豬喝的真是山泉水?”
“是啊,您跟我來。”
蘇歲歲帶著他們往後山走,隻見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山上流下來。
溪水旁邊放著幾個木槽。
“這就是後山的靈泉,水甜得很,我們把水引到木槽裡,豬渴了就自己去喝。”
“您可以嘗嘗這水,比城裡的自來水好喝多了。”
小王彎腰掬了一捧水,喝了一口,眼睛一亮:“真甜!難怪豬長得這麼精神。”
參觀完豬場,大家回到村口的木桌前,小王拿出文件夾,“蘇同誌,我們職工代表都覺得豬場的條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