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外公派車來接咱們了,再不走趕不上商會的開場了。”
“來了!”
蘇歲歲跑出去,蘇如會跟在後麵,手裡塞給她兩個煮雞蛋:“路上餓了吃,彆光顧著聽事,忘了吃飯。”
“知道啦媽。”
蘇歲歲笑著上車,心裡有點激動。
這次能去海市參加商會,全靠外公幫忙。
聽說參會的有不少搞實業的老板,還有個體戶代表。
她正好去學學經驗,看看能不能給合作社找條新路子。
商會在海市的工人文化宮舉行。
大廳裡擺著幾十張長桌,桌上放著搪瓷杯和會議記錄本。
蘇本忠早就等在門口。
看見他們趕緊招手:“歲歲,快過來,我給你介紹個朋友。”
他拉著蘇歲歲走到一個穿中山裝的男人麵前:“這是張老板,開了家罐頭廠,去年搞了股份製,生意做得紅火得很。”
“這是我外孫女蘇歲歲,在鄉下搞合作社,養土豬、做臘肉,是個能乾的丫頭。”
張老板笑著伸手:“蘇同誌年輕有為啊!現在鄉下合作社不好搞,能堅持下來不容易。”
“張老板過獎了,我就是想多學學經驗。”
蘇歲歲握住他的手,“聽說您搞了股份製,能不能給我講講是咋回事?”
“簡單說就是大家湊錢一起乾。”
張老板拿起桌上的筆在紙上畫起來。
“比如我開罐頭廠,自己拿1000塊,再讓工人和附近村民入股,10塊、20塊都能入,湊夠了本錢就擴大生產。”
“賺了錢,除了留一部分當周轉資金,剩下的按入股比例分紅。”
“要是賠了,也按比例承擔損失。”
“這樣大家都是廠裡的主人,乾著才有勁。”
蘇歲歲眼睛一亮:“這法子好啊!”
“我們合作社現在想擴大養豬規模,還想建個臘肉加工廠,可就是本錢不夠。”
“要是讓村民入股,既能湊到錢,還能讓大家更上心。”
“可不是嘛!”
“蘇同誌聰明,一點就通。”
“我廠裡的工人以前乾活偷懶,搞了股份製後,一個個比誰都積極,因為賺了錢有他們的份。”
“不過你得把規矩立清楚,比如入股多少錢、分紅怎麼算、賬目要公開,這樣大家才放心。”
說著,商會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