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海見張榮英一意孤行,梗著脖子,“簽就簽,你非不聽勸,以後要真咋了........”
“不用你管!!!”張榮英一字一頓道。
李金民張嘴想說啥,但發現自己魂沒張榮英穩,骨頭沒她硬,李家老祖宗可能也沒張家的強。
算了,低下頭,不開口了。
李保國和李保海在張榮英的催促下,立下了字據,張榮英打著一碗水端平的借口,順帶讓李保國給李保軍也寫了一份。
拿兩套院子貸款,以後不管賠賺,張榮英都自己承擔。
李保軍張了張嘴,“你不是說帶我做個體戶,當大老板嗎?”
張榮英道,“老娘這是給你的保障,你當你大哥他們傻子?你不簽萬一真賠了,這債你給我還啊?趕緊簽了,我依然帶你乾就是了。”
渾渾噩噩的李保軍也簽了,簽完他目光複雜的看向張榮英。
以前總覺得他媽偏心,養著老大一家,寵著老四,就對自己,不是打就是罵,沒個好臉色。
原來他錯了。
他媽還是愛他的,帶著他乾個體戶,還不讓他承擔風險,多母愛啊。
三個人的協議,六份,還讓李金民李保鳳李保喜金枝他們做了見證人簽字。
張榮英撿起自己那三分,表麵淡定的一批,其實內心已經在狂歡了。
哦謔謔謔謔~
有了這玩意,等自己生意乾起來了,誰敢來沾邊,直接拍他臉上。
以後,自己的生意,全都是自己的。
把協議收好,張榮英朝著李金民道,“咋地?要不咱倆也簽一份?”
李金民像是被抽走了精氣神,“簽啥簽啊,夫妻一體,你要真.......我還能真不管你還是咋滴?”
默了默他又繼續道,“那啥,咱倆打個商量,不要貸太多了,要不,我怕我乾到死都還不上。”
張榮英扭頭朝著李保國道,“這會可以給我貸了吧?井崗巷那處院子,還有陽家巷子這處院子,我的養老金,你爸準六級工擔保,能給我貸三萬出來不?”
“咳咳咳咳咳~”李金民爆發出一陣劇烈咳嗽。
三個兒子都有點憐憫的看向李金民。
李保鳳站起來給李金民倒水去了。
李保喜和金枝對視一眼沒敢說話,她們站在張榮英這邊,但心裡其實也不是很讚成張榮英的決定。
因為這時候,國內剛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但長期以來的“重國營,輕個體”觀念已經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
人們普遍的認知都是“鐵飯碗”才穩定,才是體麵的象征。
而個體戶,是“不務正業”是“投機倒把”,脫離了世俗傳統的就業體係。
因為改革開放前的老思想,對“個體戶”的合法性存在疑慮,認為從事這個行業是與“資本主義的尾巴”“搞資本主義”掛鉤,是容易受到歧視或質疑的。
這種滯後的觀念和製度的過渡性看法,一直要到87年後,國家出台《城鄉個體戶工商管理暫行條例》,個體戶數量激增,而且不少人通過了經營致富,“萬元戶”一個一個的冒出來,社會對這行的看法才逐漸轉為認可,個體戶的地位才開始慢慢的提升。
所以,上輩子李保軍要乾個體戶的時候,才會被父母強烈反對,被阻止。
所以,這時候張榮英要貸款乾個體戶,李保國李金民等人才會反應這麼激烈。
李金民喝了水,平息了咳嗽,再次朝著張榮英道,“能不能少貸點?我怕我還不起。”
張榮英給了他一個白眼,朝著李保國道,“陽家巷子家井崗巷的院子,再加上你爸,給我貸2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