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餘海燕一直說房子好,張榮英不由問道,“既然位置房子都這麼好,那怎麼還沒賣出去呢?”
餘海燕噎了一下,這才壓低聲音道,“我也不瞞你,也不知道是有人想要壓價買他家房子,還是跟人有過節,給他家傳那些搞迷信的謠言。
說他家的房子風水不好,還說他兒媳婦瘋瘋癲癲,老頭一身病也是這房子弄的,關鍵這老袁頭房價上還要的高,不肯賤賣,而且這房子要賣也是今年下半年才貼的告示。”
怕張榮英不喜,餘海燕又趕緊道“這都啥年代了,哪還有風水這說法,國家大力倡導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學,這些毫無根據的謠言我們不要信,待會要有街坊鄰居跟你說這些,你當耳邊風就是了。”
張榮英點點頭,她不是那種人亦人雲的人,可她也有點迷信的,畢竟自己就是重生回來的。
但她也十分清楚,袁家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不是風水的問題,而是時代的問題。
“放心吧餘同誌,你說的這些我懂,我也不是那種迷信的人,隻要房子我看中了,其他的都好說。”張榮英道。
兩人一邊走一遍聊,餘海燕語氣帶著惋惜,“我小姨就住那條街,之前聽我小姨聊過袁家,一直可惜他家兒子,他家兒子跟我小姨家的堂哥是一個學校的,聽說非常優秀,長的也周正,沒想到年紀輕輕就沒了。
這袁老頭也不容易,老伴沒了就算了,一兒一女都沒了,現在也就那孫子一點血脈了,偏他自己年紀也大了,又一身的病,孫子年紀又小,兒媳婦非但靠不住,還得拖累孫子,要不也不會這把年紀了還要賣祖屋背井離鄉的。”
張榮英下意識的問道,“他家就沒有彆的親戚了嗎?”
餘海燕道,“當初出事的時候,親戚朋友哪個不是避恐不及,一個個的害怕被連累趕緊劃清界限,這可是政治立場問題,是成份問題,甚至不少人還落井下石來證明自己堅定的立場。
就這些人,老袁頭也不敢把孩子交給人家啊,萬一人家動點歪心思的........”
張榮英在心裡歎了口氣,袁家出事在鬨的最凶的那些年,那時候,誰親戚家沾上“問題”,連街坊鄰居都要繞著走,更彆說自家了。
不是人家心狠,而是真的怕啊,誰家都有一大家子,親戚朋友再親,也比不過父母兒女,要自己今天還跟“問題”親戚有來往,明天單位批鬥會裡麵就可能有他,全家都得被影響。
所以一旦遇上這種問題,大家下意識的都是劃清界限明哲保身,好一些的還私底下幫襯一些,也有那些黑了心的,踩著親人的血肉上位,劃清界限還不夠,非得當那個落井下石檢舉的人。
今天還坐在一起吃飯的親戚,明天就敢往單位遞材料,把一些親戚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往“問題”上麵扯,就為了證明自己高風亮節,為了在領導麵前討個好。
餘海燕騎著自行車,載著張榮英穿過一條街又穿過了市場,走了老遠才在一個朱紅色的大門麵前停下。
張榮英大概看了一下,左邊不遠處賣豆腐的,右邊不遠處擺著一架小推車賣小吃,這點讓她還算滿意。
房子不是挨著大馬路的第一排,屬於第二排,但從拐進來的巷子一眼就能看到外麵大馬路,後續如果要當商鋪用也是可以的。
“張嬸子你看,往前走不遠處就是市場,剛才我們路過的,生活方麵還是很方便,這頭出去就是大馬路,站在門口都能看見大馬路,房子的位置也是頂頂好,除了價格不便宜,其他的都沒得挑,要不然袁老頭也不至於把價格咬的這麼死,一點不肯退讓。”
餘海燕介紹完,就開始咚咚咚的敲門,那門把上的門鎖都是銅的。
“來啦~”屋內帶著幾分沉澱後的沙啞聲音響起。
很快大門被吱嘎一聲打開,一個很乾瘦頭發花白的老人站在了門口。
要不是聽著餘海燕說房主才五十多歲,張榮英都以為他六七十了。
“你們是?”袁文秋疑惑的看著張榮英和餘海燕。
餘海燕趕緊打招呼,“袁大爺,我是街口王春花的外甥女餘海燕,王春花是我小姨,我聽我小姨說您這房子想要出售是嗎?正好我們張大姐想過來看看。”說著,餘海燕指了指張榮英。
張榮英露出一個和善的笑意,“老大哥你好,我姓張。”
袁文秋眼裡閃過欣喜,臉上也擠出了客氣的笑意,“你們看房子是吧?進來吧。”
他往後退開幾步讓兩人進去,張榮英這才注意袁文秋腳還有點瘸。
可能是注意到張榮英的視線,袁文秋解釋道,“之前受了傷,落下了病根,裡麵請吧,家裡也沒啥家舍的,就空蕩蕩的幾間大屋子,你隨便看看,有不懂的問我就是。”
房子格局是真不錯,高高的門檻進去就是精致的照壁,上麵雕刻著寓意吉祥的圖案,繞過照壁便是寬闊的庭院,地麵全是青石板的,青石板曆經無數次打磨與踩踏,表麵光滑如鏡,庭院兩側是廂房,梁上雖然已經褪色,也能看得出曾經的華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房位於庭院後方,高大巍峨,竟還是二層建築,二層欄杆是用水泥澆築出來的,頂部也是蓋的瓦。
整個院子青磚黛瓦,錯落有致,就連木質的門窗上都是雕刻精美的花紋。
有的是梅蘭竹菊,有的龍鳳呈祥,每一處都彰顯著房主曾經的富貴和高雅,可惜都破敗了。
張榮英跟著袁文秋一間一間房子看了下,房子不但空蕩蕩還破破爛爛,有的屋子已經漏水了,站在屋內抬頭透過瓦片間隙還能看到天空。
家具的話,隻客廳以及屋簷下有笨重搬不走的實木桌椅。
張榮英大概在心裡算了下,如果要買的話,光整修投進去最少就得兩三千,這維修的錢都能買一處小院了。
"老大哥,您這房子麵積有多大啊?"張榮英有點擔心自己帶的錢買不起,這明顯就比自己陽家巷子那處院子還大些,關鍵千塘市本就是大城市,房價肯定也比寶嶺城要高。
袁文秋的語氣很緩,聲音沒有什麼起伏,卻藏著書卷氣的溫潤。
“當初建築的時期好像是民國29年建的,也就是1940年,這裡一排是街上的劉家一起建的,
旁邊兩家也是,總共占地麵積是2畝多,後麵劉家三兄弟分家了,房子也劃開了三戶,我家這一處劃給了劉家老二,
劉家老二當時迷上了抽大煙,分家半年就把這處院子以5200的大洋賣給了我父親,當時立的字據,我這一處不算二樓,占地大概6分。”
張榮英有點不習慣這個單位,下意識問道,“六分是......”
喜歡被子女拋棄慘死,張老太重生八零請大家收藏:()被子女拋棄慘死,張老太重生八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