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你還不快快歸順於我?
望著王也熱切的眼神,徐庶心中忐忑,這年輕人是否有什麼特殊嗜好?
王也告彆徐庶,急匆匆趕往蔡府。
一路耽擱,已過去一個多時辰。
到達蔡府,隻見門前馬車簇擁,足有二十多輛。
為何有這麼多馬車?
難怪路上擁堵不堪。
王也好奇,蔡府究竟迎來何許人也,能引來如此多馬車造訪。
在仆人引領下,王也來到一處靜謐花園。
步入花園內一廳堂,抬眼望去,堂內坐著四人。
主位坐著蔡邕。
其餘三人中,有一人王也頗為熟悉。
行禮後,蔡邕逐一介紹。
尚書仆射士孫瑞,博士祭酒黃崇,以及河東才子衛仲道依次登場。
王也看見衛仲道,笑容可掬,拱手道:“衛兄彆來無恙?”
衛仲道勉強回禮,問候王也。兩人表麵客氣,內心卻各有盤算。
蔡邕見二人相識,頗感意外,詢問緣由。
王也隨意說道:“衛兄曾向我購買蚊香。”
蔡邕聞言,頓時明白。
衛仲道生怕王也再生事端,急忙轉換話題:“蔡公,不知那事您意下如何?”
蔡邕思索片刻:“此事還需問過小女,畢竟關乎她的終身大事。”
王也一聽,頓時豎起耳朵,八卦之心燃起。原來衛仲道是來求婚的,門外那些馬車想必都是他的聘禮。
河東世家,果然出手闊綽。
王也暗自思量,自己要奮鬥多久才能積攢起那二十車的聘禮。
黃崇淡然說道:“兒女婚姻大事,自當由父母決斷。仲道性情溫文,才貌出眾,且出身名門之後,實為良緣。”
衛仲道初時略感失落,但聞黃崇之言,信心立增。心中暗喜,自忖以自身相貌家世,世間能及者寥寥。
王也旁觀,心中暗笑。思忖以衛仲道之條件,能娶蔡琰亦是常理。若是自己,亦會欣然應允。隻可惜,衛仲道僅是徒有其表,婚後不久便離世,連子嗣也未留下。
蔡琰命運坎坷,喪夫後被匈奴左賢王擄走,更育有二子。
王也送走趙日天等人後,回首望見自己的驢車後還尾隨一輛破舊驢車。
鬥笠男坐於車上,正細心為自己包紮傷口。
王也注意到鬥笠男身旁車棚內躺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料想她便是之前呼喊之人。
“在下王也,字長山,多謝壯士相助!”王也向鬥笠男拱手致謝。
鬥笠男苦笑回應:“小郎君客氣了,是我多事了。”
王也擺手:“我也是借了寶刀之光,豈敢與壯士相比。”
他望向老婆婆,詢問其身份。鬥笠男答道:“這是我母親。”
見老人臉色蒼白,時而昏迷時而清醒,身形消瘦,似有重病纏身。
經王也詢問,得知老人突發急症,鬥笠男遍訪長安名醫,耗儘家財卻未見好轉。
王也心生同情,對鬥笠男道:“我正欲前往蔡府,或許能請蔡公幫忙請太醫為令堂診治。”
鬥笠男望著這位年約十七八歲的太學生裝扮的少年,心生疑慮,覺得他太過年輕便口出狂言,略顯輕率。
王也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從衣袖中取出一張名帖遞給他。
鬥笠男疑惑接過,一看之下,頓時驚愕不已。
名帖竟是蔡公所書,且內容正是邀請王也至蔡府相聚。
名帖與印章皆真,鬥笠男對王也的態度瞬間改變。
能得蔡公青睞,此人必非凡品。
鬥笠男心中一動,忽然想起近日所聞之事,問道:“小郎君可是作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佳句的那位王也?”
王也輕觸鼻尖,笑答:“不過一時心血來潮,讓兄台見笑了。”
鬥笠男聞言,終是信服。能創此佳作,獲蔡公青睞不足為奇。王也對求蔡公請太醫為母醫治的計劃也添了幾分信心。他安排鬥笠男於客棧安歇,囑咐其稍候,自己則急奔蔡府。
臨行,鬥笠男喚住王也,連聲道謝,略帶愧色道:“小郎君,我非單福,實乃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