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堯望著張小小曼妙的背影,心中泛起漣漪。他淺嘗茶水,眉頭緊鎖,幾乎吐出。心中暗想:婢女雖美,茶水卻劣。
甄堯放下茶杯,環顧四周,低聲問道:“王兄,我有要事相商,此處是否安全?”
王也一愣,隨即出門囑咐張小小看好門戶,關上門後轉身對甄堯道:“甄兄但說無妨!”
甄堯神色嚴肅地說:“王兄可曾考慮過步入仕途?”
王也心中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甄兄為何有此一問?”
甄堯正色道:“若王兄有意,我們願助你一臂之力,讓你的仕途平坦無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也心中一驚,瞬間明白了甄堯的用意。這些豪商雖富甲一方,但社會地位不高。為保障財產安全,他們常投資有前途的官員。
簡而言之,他們就是當時的“投資人”。
東漢末年,官位買賣之風盛行。
麵對此情此景,王也冷靜問道:“無功不受祿,我需付出何代價?”
甄堯見王也麵色如常,不動聲色,內心暗自讚許其沉穩。若王也顯得過於激動,甄堯的投資意願或許會降低。
甄堯直言不諱:“漢室頹勢,天下大亂,我等商家處境堪憂,為守護家業,不得不精心籌謀。”
他滿懷激情地拱手對王也說:“我們願資助像王兄這樣的英才,以求在這亂世中謀得一席之地!”
王也心中暗自不屑,這些世家哪個不是借戰亂謀取私利,卻還裝出一副可憐模樣。
他疑惑地問道:“甄兄為何偏偏選中我?”
甄堯笑道:“我們已關注王兄多時。”
自王也在蔡公府上吟誦“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起,他們便開始留意他。蚊香熱賣、拍賣會等事跡,以及“牛犇之死”,甄堯一一列舉。
王也聞言,心中震驚,冷汗直流。
難道甄堯當時在現場?不,這不可能!現場一片混亂,自己行動迅速,怎會被人發現?
王也迅速恢複冷靜,冷冷地回答:“牛犇凶狠無情,我若在場,也定會除掉他。可惜,他最終死於黃巾賊人之手。”
甄堯注意到王也短暫的慌亂,卻又驚歎其恢複之快,對他的看重又多了幾分。
王也察覺到自己的被動,心中不悅,主動轉移話題:“打賭之事,不過是甄兄對我的一次試探吧?”
甄堯略顯尷尬地點頭:“打賭確有其事,試探也是真的,王兄真是奇才!”
“想必我不隻是你們唯一的選擇吧?”王也微笑著,眼神狡黠。
甄堯被問得一愣,險些失態:“王兄此言何意?”
王也心中暗喜,試探已初見成效。接著,他又拋出一個問題:“勃海太守袁紹在你們眼中,地位如何?”
甄堯聞言大驚,險些失態。
離開王也府邸後,甄堯坐在馬車中,神情依然有些恍惚。
王也究竟是如何得知他們資助袁紹之事的?
袁紹因得罪董卓而逃亡冀州,但袁氏四世的威望與人脈不容忽視。甄家等豪商看重其潛力,紛紛出資出力,助其在冀州站穩腳跟,並試圖說服董卓放過袁紹。
沒想到,金錢竟真有如此神通廣大的力量。董卓最終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並賜予邡鄉侯的爵位。
甄家等商界巨擘的支援,為十三路大軍討伐董卓奠定了基石。王也,正是他們新近看好的潛力人物。
在甄堯眼中,王也原本隻是三等投資之選,但王也的談吐令他大為改觀。甄堯對王也的投資評級心生猶豫,然而受限於職權,僅能將其上調至三等,若要進一步提升,則需征得父親同意。
告彆甄堯後,王也將此事告知徐庶,徐庶聞訊歡欣鼓舞,向王也表示祝賀。儘管王也尚未明確立場,但他已引起那些大財閥的注意。有了他們的支持,大業指日可待。
時局動蕩,機遇稍縱即逝。金錢雖非萬能鑰匙,但在此時卻是最直接高效的工具。
三日後,王也與甄堯重逢,深談良久。甄堯在請示父親甄逸後,將王也的投資級彆升至二等,即“地級”。此級彆最高投資額為一千萬錢,將依據王也的仕途進展分期撥付。
初期資金已達三百餘萬錢,最終目標直指刺史之位。王也聽到這個數字,不禁咋舌。他辛苦勞作,所得不過五十餘萬錢。
相比之下,人家輕而易舉便能籌集百萬巨資。
三百萬錢,換算成金餅,足足有一百五十個。
真是令人歎為觀止,不愧是東漢末年四大富豪之一!
想到最終能籌得千萬巨資,王也內心澎湃不已。
經商議,王也步入仕途的首要任務是擺脫平民身份。
東漢選拔官員主要通過察舉、征辟和明經考試。鑒於時間緊迫,考試之路顯然不切實際,國家征辟更是無望,王也的名望尚未達到那個層次。因此,他隻能寄希望於察舉中的“賢良文學”途徑。
喜歡綜武:嬰兒逆襲,從拜師桃花島請大家收藏:()綜武:嬰兒逆襲,從拜師桃花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