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族自此遭創,短期內難起風波。”
聽罷此言,帝辛未顯疲意,反生興致,急問:
“那股神秘之人,可可察其所來?”
聞仲沉思半響,臉色難辨,最後回道:
“尚無可查之蹤跡。但若陛下當真有意求道,臣為截教門人,可替引薦,陛下以為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豈料原本心向修行之誌的帝辛,卻笑而揮袖:
“太師思慮周全,修道之途宜徐行慢行。前有警示,急於進取易出差池,不妨再擇吉時,靜待佳期,徐徐為之更妥。”
聞仲凝視著帝辛,已明其心意。帝辛所言雖似修道遲緩之辭,然其真實心意,實乃對那神秘之力萌生覬覦。
而這,正與實情吻合。
先前他赴東海並非空無所歸。
此神秘勢力,似與大師伯有所交集,隻目前尚未確證,難以輕言出口。
尚需暗察,再行裁度。
思定,他稽首作揖,低聲告辭:
“既是如此,老臣便不打擾,先告退了。”
隨之退下殿去。
唯帝辛孤身立殿中,細細咀嚼剛才之訊,心中暗暗思索:
“若有緣拜入那神秘一方,實乃千載良機。能引發如此大亂之戰,可見此派非同等閒!”
……
而此刻,無邊混沌深處。
紫霄宮內。
六位掌天聖人早已齊集此地,按道祖吩咐,正在商議如何推行封神大事,欲求良策,但因線索匱乏,久無所獲。
直到今朝,轉機驟顯。
鴻鈞道人再現身紫霄!
“師尊!”六聖齊齊起身,躬身問禮。
鴻鈞含首微應,神色無瀾,不喜不悲。
目光一掠全場,隨即他抬起手掌,兩枚光球緩緩浮現而出,帶著幽深莫測之氣在殿內流轉開來,便是這紫霄宮亦難以壓製其奇異之能。
流光一閃,全場注意力頓時聚於那光芒之中。
“先生,這是……”
光暈漸散,輪廓初現。
當中一物凝成一座虛影石碑,形態不定,似是暫時呈現此狀。
另一件,則化作一條鞭狀法器。
諸位至強者一眼便察覺二物非凡,神情再度震撼。
道祖淡然視之,緩聲開口:
“此兩物牽動大劫走向——此碑名封神冊,須錄三百六十五正神;此鞭稱作擊神鞭,長三尺六寸五,二十一節,每節四枚印記,總計八十四符紋,專攝入冊之人神魂。”
“量劫因果,係於二者之上。”
六聖聆聽此言,瞬時領悟。
那三百六十五之數,需由六大教門共同擔當。
且此前已有交代,這一劫非同尋常,涉及教門興衰。
可一旦上榜,實難言吉。
頃刻間,各有思量。
接引子與菩提尊者對視,突然放聲悲訴:
“老祖……我西方一脈苦不堪言!”
“久處荒瘠之境,靈根早年遭魔祖毀儘,修煉艱難,難尋重寶相助,怎堪大任!”
“非是我等推卸重責,實在是力不從心,難以勝任啊……”
語至悲切,哀音難止。
然堂堂至強者此等舉動,頗為失態。
三皇與素皇均神色凝重,玄帝更是麵帶不屑。
道祖麵色無改,然西方二聖已然明言。
於是目光微移,投向他處。
素皇先出聲道:
“祖師,我部如今已是殘息存續。”
道祖點頭,望向其餘幾位。
青皇沉聲言道:
“我人教隻剩孤身三人,早已無所可爭。”
中皇未語,玄帝尚待開口,局勢漸趨微妙。
道祖沉靜以待,西方二聖默然而觀。
玄帝正欲啟口,不料中皇先行出聲:
“祖師,我玄門弟子根骨皆厚,若登封冊,太過可惜。而相較之下,幼弟教中眾多生靈,不過是草根俗眾,正好填補封神三百六十五之位。”
玄帝一頓,震驚望來。
中皇神色堅定,再道:
“幼弟,此事關乎洪荒大局,私情不言,還望你顧全大義。”
言出即刻,風向突變。
接引子與菩提對視,頓有所悟。
其門人眾多繁雜,良劣混雜,的確正合其用。
此時青皇亦頷首應和:
“幼弟,家兄之言確為公道之辭,此次神籍,恐怕還得你親書落名。”
淩霄眉頭微皺,心緒翻湧。
……
另一頭,玄真心底稍定。先前那一幕血腥還未被諸位師長察覺,實屬萬幸。
剛至宗門便大開殺戒,難免留下暴戾難馴的印象,於新人而言殊為不利。更況幾位仙師夫人都在列,稍有不慎便落下不好評語。當以坦蕩姿態示人,方可贏得好感。
“快救人,晚了恐怕出事!”紫月焦急催促。
玄策掃了一眼神情自若的玄真,微微凝眉,心中已然明了。
果然謀算深遠。此刻若是貿然行動,或許那幾個守山弟子早已喪命,屆時反倒尷尬。不如稍待,以避前番難堪情形。
正當玄真忖度進退之時——
紫微洞府內,
一襲黑衣之人,悄然現身,麵容藏於烏金麵具之下。
細觀四下,便可知曉此地布置嚴密,法陣森然,隱藏殺意。
近來門下爭執頻起,紫微早有警覺,遂多設防備。
黑衣人隻是淡漠一瞥,便緩步向前。
喜歡綜武:嬰兒逆襲,從拜師桃花島請大家收藏:()綜武:嬰兒逆襲,從拜師桃花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