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完詩,大家都安靜了一會兒,覺得這詩就像把心裡的話都說出來了。聶歸塵走過來,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啥也沒說,但我知道他那意思。然後,我們就跟他們一家揮揮手,轉身踏上了往北的路。
我們告彆聶歸塵一家後,便朝著那座與定邊縣隔山相望的縣邑進發,此縣名為“臨淵縣”。光聽這名字,便仿佛能感受到它麵臨困境、如臨深淵的艱難處境。
一路行來,我們越發靠近臨淵縣,心中的憂慮也愈發濃重。不知那小股起義究竟發展到了何種地步,百姓們又在其中遭受著怎樣的苦難。
待進入臨淵縣境內,隻見原本應是農田的地方,不少都已荒蕪,雜草叢生。路上行人稀少,偶有幾個,也是神色匆匆,滿臉疲憊與恐懼。我們隨便找了個路邊的攤販,打聽起義的事兒。那攤販左右看了看,見沒什麼人,才壓低聲音說:“這起義鬨得可凶了,也不知道咋就突然起來了。說是好多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跟著鬨的。現在到處都亂糟糟的,大家都怕被牽連。”
聽到這些,我們更覺得事有蹊蹺。好好的百姓,怎會突然走到起義這條路?看來這背後的原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非得深入查探一番不可。
我們一邊走,一邊向路人打聽更多關於這股義軍的事情,聽到一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廢帝家”的傳言,都覺得十分蹊蹺,怎麼會突然有這樣的說法,而且還和廢帝家聯係上了,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大家也沒顧得上細想,因為又聽說這股義軍竟然奉一個小叫花子為首領,這可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千夜皺著眉頭說:“一個小叫花子?他怎麼能拉起一股義軍呢?這裡麵肯定有什麼隱情。”
叢倩倩也接口道:“是啊,難不成這小叫花子有什麼過人之處,還是背後有什麼人在支持他?”
青青眨了眨眼睛,說:“不管怎樣,我們得想辦法找到這個小叫花子,當麵問問他,也許就能弄清楚這起義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甄霄弦點點頭:“沒錯,不過聽著情況有點複雜,我們得小心行事,彆打草驚蛇。”
我們一邊討論著,一邊繼續往義軍活動的區域走去。一路上,看到不少百姓臉上都帶著驚恐和不安,田裡的莊稼也都荒廢著,很明顯,這起義已經給當地的百姓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走了一會兒,我們找了個看起來比較和善的老農,想從他那裡再了解些情況。我上前作揖問道:“老人家,您好啊。我們聽說這裡有股義軍,是一個小叫花子帶頭的,您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老農左右看了看,見周圍沒人,才壓低聲音說:“哎呀,你們這些外鄉人,還是彆管這事兒了。那小叫花子也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突然就帶著一幫人鬨起來了。說是要給大家討個公道,可這一鬨,我們的日子更不好過了。”
我忙問:“那他為什麼要起義呢?是有什麼冤屈嗎?”
老農歎了口氣:“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就聽說是好多人沒飯吃,活不下去了。那小叫花子就說要帶著大家反抗,讓那些當官的給個說法。”
謝過老農後,我們繼續往前走,心裡都沉甸甸的。看來這起義的背後,還是百姓的生計問題啊。這個小叫花子,不管他是什麼身份,能讓這麼多人跟著他,想必也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隻是這“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廢帝家”的傳言,到底和這起義有什麼關係呢?難道這小叫花子和帝王之家還有什麼淵源不成?看來要弄清楚這一切,還得費一番周折。
原來這個帶領義軍的小叫花子名叫楊九郎,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從哪兒流浪到了這臨淵縣。但當地人都對他的一手好棍法讚不絕口,據說那棍法使得虎虎生風,出神入化,隻可惜我們無緣得見。
據一位曾經親眼目睹楊九郎施展棍法的老者描述:“當時啊,幾個地痞無賴正在欺負一個賣菜的老漢,那楊九郎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手裡就拿著根破木棍。隻見他身形如電,那木棍在他手中就跟活了似的,三兩下就把那些地痞無賴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聽到這樣的描述,我們對這個楊九郎愈發好奇。一個流浪的小叫花子,不僅有著如此厲害的棍法,還能振臂一呼,拉起一股義軍,他的身上必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千夜說:“能有這般身手,看來這楊九郎絕非等閒之輩。或許他的身世和這起義的背後,有著更深的關聯。”
叢倩倩點頭稱是:“我們得儘快找到他,當麵問個清楚。這臨淵縣百姓的安穩,恐怕全係於這其中的緣由了。”
我們繼續在臨淵縣內打聽楊九郎和義軍的下落,一路之上,又聽聞了不少關於楊九郎的事跡。有人說他雖然是個叫花子,卻心地善良,經常把自己討來的食物分給比他更窮苦的人;也有人說他性格豪爽,不拘小節,在這臨淵縣流浪的日子裡,結識了不少同樣生活困苦的朋友,這些人後來大多都加入了他的義軍。
隨著了解的深入,我們愈發覺得這個楊九郎是解開臨淵縣起義謎團的關鍵人物。隻是,在這局勢混亂的臨淵縣,要找到他談何容易。但為了弄清楚真相,還臨淵縣百姓一個太平,我們沒有絲毫退縮之意,繼續沿著各種線索,努力探尋著楊九郎和義軍的蹤跡。
隨著對楊九郎及其義軍的了解逐漸增多,我們發現了一個頗為奇特的現象:楊九郎從不率領義軍直接攻打縣城,卻屢屢截斷縣城的進出要道,劫取過往的糧草。
據當地百姓所言,每次劫糧行動都進行得十分迅速且利落。楊九郎似乎對周邊地形了如指掌,總能提前設伏,在押運糧草的隊伍毫無防備之時突然殺出。他手持一根木棍,身先士卒,那棍法使得出神入化,無人能擋。手下的義軍們在他的帶領下,也是勇猛異常,往往在官軍還沒反應過來之際,糧草就已被劫走。
有人對此感到疑惑,既然楊九郎有如此實力,為何不直接攻打縣城,掌控局勢呢?我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千夜推測道:“或許楊九郎並不想與朝廷徹底決裂,他劫取糧草,可能隻是為了滿足手下義軍以及當地窮苦百姓的生存需求。”
甄霄弦點頭讚同:“有道理。而且直接攻打縣城,必然會引來朝廷大規模的圍剿,以他目前的實力,恐怕難以抗衡。截斷要道劫取糧草,既能補充物資,又不至於過早激怒朝廷,這楊九郎倒是有些智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青青也說道:“可不管怎樣,這種行為終究擾亂了地方秩序,受苦的還是普通百姓。我們得儘快找到他,看看能否勸他停止這種行為,用更妥善的方式解決問題。”
我們深知,要找到楊九郎並非易事。他和義軍神出鬼沒,在這廣袤的臨淵縣境內四處活動。但我們沒有絲毫退縮,反而愈發堅定了探尋真相、解決問題的決心。接下來,我們沿著義軍劫糧的路線,繼續深入查探,不放過任何一絲線索,期望能早日與楊九郎碰麵,解開這一係列謎團,還臨淵縣一片安寧。
經過一番細致的探查,我們得知臨淵縣西北那座與北狄相鄰的山,對義軍而言意義非凡。這座山縱深頗廣,雖土地頗為貧瘠,卻勝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是絕佳的藏兵之地。臨淵縣人皆稱其名為“絕壁山”。
站在遠處看那絕壁山,仰望著那雖無高聳入雲之象,但如刀削斧劈般的連綿山峰,心中不禁感歎這地勢的險要。山峰連綿起伏,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將外界與山中隔離開來。山上怪石嶙峋,荊棘叢生,僅有的幾條山路也都崎嶇難行,若是不熟悉地形,貿然進入,很容易迷失方向。
“這絕壁山確實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難怪義軍會選擇在此藏身。”我看著眼前的山峰,不禁說道。
千夜目光敏銳地掃視著四周,說道:“要想找到義軍,我們得格外小心。這山中說不定設有不少陷阱和暗哨。”
叢倩倩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管他什麼陷阱暗哨,隻要能找到楊九郎,把事情問清楚,就算再艱難險阻,我也不怕。”
青青則有些擔憂:“可我們這麼貿然進山,萬一打草驚蛇,讓義軍有所防備,恐怕更難與他們溝通了。”
甄霄弦沉思片刻後說:“青青說得對,我們不能莽撞行事。先在周邊再打探打探,看看能不能找到熟悉山中情況的人,給我們帶路,順便了解一下義軍在山中的大致分布。”
於是,我們又在絕壁山周邊的村落展開了調查。與當地村民交談後,得知有一位曾經在山中打過獵的老獵人,對絕壁山的地形十分熟悉。我們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這位老獵人。在表明來意,並承諾會保障他的安全後,老獵人答應帶我們進山。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跟在老獵人身後,小心翼翼地踏入了絕壁山。山風呼嘯,吹得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山中隱藏的秘密。而我們,即將深入其中,揭開義軍的神秘麵紗,探尋臨淵縣起義背後的真相。
喜歡我欲修仙神魔不渡請大家收藏:()我欲修仙神魔不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