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定邊縣的途中,我們經過縝密商議,決定聯絡辛定鼎。他在朝中聲望頗高,儘管因楊九郎一事被罷去邊帥之職,賦閒在家,但憑借其多年積累的人脈與影響力,若能加入我們,無疑將大大增加扳倒得聖帝的勝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辛定鼎閉關修煉,我們聯係上了薑虎臣和潘廉虎二人,向他們表明來意,並詳細闡述了我們所掌握的證據以及計劃。二人深知此事重大,不敢耽擱,立刻將消息傳遞給了師父辛定鼎。很快,我們便收到了辛定鼎的回應,他表示即刻出關見我們一麵,地點定在一處隱秘的山莊。
當我們趕到那座山莊時,辛定鼎早已在莊內等候。辛先生雖身著便服,但身姿依舊挺拔,眼神中透著一股堅毅與睿智。見到我們,他微微點頭,說道:“我已聽聞你們的來意,得聖帝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我也看在眼裡,痛心疾首。若你們所言屬實,我定當全力以赴,一同揭露他的罪行。”
我恭敬地呈上先帝的詔書,說道:“辛先生,這便是得聖帝篡位的鐵證。我們一路艱辛,才尋得此物,還望先生能審度局勢,與我們一同為天下蒼生討回公道。”
辛定鼎接過詔書,仔細閱讀,越看臉色越凝重,眼中的憤怒也愈發濃烈。看完後,他將詔書重重拍在桌上,怒道:“得聖帝如此喪心病狂,為了皇位不擇手段,實在是天理難容!你們放心,我定會傾儘所能,助你們一臂之力。”
經過一番商討,我們決定由辛定鼎利用他在朝中的人脈,聯絡那些正直且有影響力的大臣,提前做好輿論和朝堂勢力的鋪墊。而我們則繼續前往定邊縣與聶歸塵會合,確保軍事力量的支持。
在前往定邊縣的路上,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得聖帝的眼線遍布各地,我們時刻警惕著可能出現的危險。終於,我們順利抵達定邊縣,與聶歸塵會合。聶歸塵看到我們帶來的證據以及辛定鼎加入的消息,大喜過望,說道:“如今有了辛大人的支持,我們成功的把握又大了幾分。定邊縣的軍隊我已暗中整頓,隻等時機成熟,便可作為後盾,以防得聖帝狗急跳牆。”
然而,就在我們緊鑼密鼓籌備之時,得聖帝似乎察覺到了一絲異樣。他突然下令,加強對京城及周邊地區的戒嚴,對朝中大臣的監視也愈發嚴密。我們知道,時間緊迫,必須儘快采取行動,否則一旦被得聖帝搶先一步,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辛定鼎傳來消息,他已聯絡了數位朝中重臣,包括段乾百裡大人,這些大臣對得聖帝的所作所為也早有不滿,願意在朝堂上支持我們公開此事。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們還需確定一個最佳時機,既能讓證據發揮最大效力,又能避免引起得聖帝的過度警覺。
經過反複商討,我們決定利用即將到來的祭天大典。屆時,滿朝文武皆會出席,得聖帝也將在眾人麵前舉行莊重的祭祀儀式。在這個時候公開證據,必定能引起朝野震動,讓得聖帝無法輕易掩蓋罪行。
揭露得聖帝為謀皇位,謀害先帝、操控後宮、打壓忠良等種種惡行,為防止事不可為,我們又安排下後路,製定轉移路線,預設會合地點,備份證據以備後用。我覺得此行十分凶險,國師寶徵不知有沒有從西番回京師,若已回京師,將會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對手。目前已方隻有辛定鼎能把擒此國賊。千夜、甄霄弦、聶歸塵等人均未可勝之,更何況那賊禿還有眾多幫手。
從京城出發,選擇一條較為隱蔽的小道,向西南方向行進。首先抵達距離京城百裡外的清水鎮,此地地處交通要道但又不顯眼,便於隱匿行蹤。隊伍以普通商旅的裝扮,攜帶少量輕便且易於隱藏的財物和證據。在清水鎮稍作停留,補充必要的物資,如乾糧、馬匹草料等。同時,安排人員在此地放出假消息,誤導可能的追兵以為轉移隊伍往東北方向去了。
離開清水鎮後,沿著山間小路往南,進入雲蒙山山脈。雲蒙山地形複雜,山路崎嶇,有利於躲避追蹤。在山中行進時,儘量避開有人煙的地方,選擇較為隱蔽的山穀、溪流旁紮營休息。隊伍中安排熟悉地形之人帶路,小心謹慎前行。穿越雲蒙山後,到達山南的桃源村。桃源村村民淳樸,且與外界聯係較少,可在此地短暫修整,進一步補充物資,同時將部分重要證據分散隱藏於村民家中安全之處,約定日後取回的暗號與方式。
從桃源村出發,繼續往西北方向,前往邊境重鎮寧邊城。寧邊城商貿發達,人員往來複雜,便於混入人群。到達寧邊城後,通過秘密渠道與邊境之外的勢力取得聯係,借助其力量將證據與核心人員護送出國境。在出國境之前,再次對證據進行整理備份,確保無論發生何種情況,都有一份證據能夠流傳出去,揭露得聖帝的惡行。
第一會合點:在清水鎮西北方向十裡處的廢棄古廟。若隊伍在行進過程中因特殊情況分散,可先到此地會合。古廟雖已廢棄,但位置顯眼且不易被破壞,廟內有一口枯井,可作為緊急藏匿證據之處。在古廟的牆壁上留下特定的標記,指示後續到達人員前往下一會合點或其他行動方向。
第二會合點:雲蒙山深處的靈泉穀。靈泉穀有一處天然溫泉,周圍植被茂密,易於隱藏。若在山中分散,隊伍成員可依據記憶和預先設定的路線指示前往此處。在穀口的巨石上刻下特殊符號,作為會合標識。此處還儲備了一些基本物資,如簡易帳篷、乾糧等,供會合人員暫時使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會合點:寧邊城郊外的悅來客棧。悅來客棧是當地較為知名的一處落腳點,往來客商眾多。若隊伍在前往寧邊城過程中失散,可到此地會合。在客棧內以特定的暗語向掌櫃詢問,掌櫃會安排安全的房間供人員休息,並提供相關情報,告知後續如何與境外勢力取得聯係以及轉移的具體安排。
製定好這些,我們便秘密前往京城。祭天大典當日,京城內戒備森嚴。當得聖帝身著華麗的祭服,登上祭天台時,我們知道,行動的時刻到了。
辛定鼎安排的人按照計劃,在文武百官中悄然傳遞著關於得聖帝為謀皇位,謀害先帝、操控後宮、打壓忠良等種種惡行的傳言。這些傳言如同迅猛的火勢,在人群中迅速蔓延開來。一開始,眾人還隻是交頭接耳,麵露震驚與懷疑,但隨著傳言的細節越來越多,越來越詳實,大臣們的臉色漸漸變得凝重,竊竊私語的聲音也愈發嘈雜。
得聖帝正在祭天儀式上念念有詞,似乎也察覺到了台下氣氛的異樣。他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安,但仍強裝鎮定,繼續完成儀式。然而,台下的騷動已經無法遏製。
就在得聖帝準備發表祭天祝詞時,辛定鼎站了出來,他神情嚴肅,聲音洪亮地說道:“陛下,今日在這祭天大典之上,臣有要事啟奏!”得聖帝臉色一變,心中暗叫不好,但在眾目睽睽之下,他也隻能硬著頭皮說道:“辛卿,有何事此刻上奏?”
辛定鼎環顧四周,朗聲道:“陛下,近日來,京城內外傳言紛紛,皆說陛下為謀皇位,犯下諸多惡行,謀害先帝、操控後宮、打壓忠良,致使天下蒼生受苦,朝堂上下人心惶惶。臣懇請陛下對此事作出解釋,以正視聽!”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一片嘩然。得聖帝氣得臉色鐵青,怒喝道:“一派胡言!這分明是有人蓄意造謠,妄圖擾亂朝堂,蠱惑人心!辛定鼎,朕撤了你官職,你就懷恨在心,你竟敢在祭天大典之上,聽信這些無稽之談,汙蔑朕的清譽!”
辛定鼎不慌不忙,從懷中掏出先帝的詔書,高舉過頭,說道:“陛下,臣所言並非空穴來風。這裡有先帝親筆詔書為證,上麵詳細記錄了陛下為奪皇位所策劃的種種陰謀!”
得聖帝看到詔書,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他萬萬沒想到,如此隱秘的證據竟然會落入他人之手。台下的大臣們聽聞有先帝詔書,更是驚愕不已,紛紛要求查看。
此時,我們也按照計劃,在京城各處將得聖帝的罪行張貼公示,讓百姓們也知曉此事。一時間,京城內外群情激憤,百姓們紛紛指責得聖帝的惡行。得聖帝眼見局勢失控,惱羞成怒,他指著辛定鼎吼道:“你……你竟敢背叛朕!來人啊,將辛定鼎拿下!”
然而,平日裡被得聖帝打壓的忠良大臣們紛紛站了出來,齊聲說道:“陛下,此事關乎重大,還請陛下給天下一個交代!在真相未明之前,不可隨意治罪辛大人!”
得聖帝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他環顧四周,看著那些曾經對他唯命是從的大臣們,如今竟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麵,心中又氣又急。但他仍妄圖做最後的掙紮,惡狠狠地說道:“你們以為僅憑這一紙詔書,就能定朕的罪嗎?這詔書真假難辨,說不定是你們偽造的!”
就在這僵持不下的關鍵時刻,南宮子堯站了出來,他向眾人詳細講述了先帝駕崩前後的種種細節,以及他所知曉的得聖帝的陰謀,與詔書上的內容相互印證。眾多大臣聽聞後,對得聖帝的罪行已深信不疑。
喜歡我欲修仙神魔不渡請大家收藏:()我欲修仙神魔不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