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單憑二龍山現有的幾個亡命之徒難以成就大事,而秦明卻是正規軍出身,無論武藝還是帶兵打仗的能力,都遠勝山中眾人。
若秦明肯歸順,宋江不僅能在二龍山確立權威,更能為未來鋪路,因此他對招降秦明一事格外熱衷。
“你這卑劣之徒,詭計多端,濫殺無辜,心術不正的小人!休得多言!想讓爺爺投降?除非你能爬樹!”
秦明雖被擒後食不果腹,但此刻怒斥宋江時依舊底氣十足!
“哈哈!秦明兄此話當真?若我能攀上樹,你便歸降?”
矮腳虎王英性格直爽,從不在意旁人眼光,聞言依舊笑著回應。
秦明怒斥王英,不但未惹惱宋江,反而把自己氣得渾身發抖。
任由宋江如何勸解,秦明隻將背影留給眾人,不再搭理任何人。
宋江見狀,知此行無果,便拱手告辭:“秦總管似有疲倦,宋某就此告退。
秦總管請安心休憩,改日再來拜訪。”
矮腳虎說完便自行離開,這一切被暗處的林充儘收眼底。
林充內心對矮腳虎的堅持頗為欣賞,暗忖若無變故,性情剛烈的霹靂火秦明終會被其感化。
待宋江走後,林充召集高廉和顏世傑守在外圍,自己則走近囚籠前,說道:“秦總管性如烈火,實在令人欽佩。”
秦明誤以為對方卷土重來,依然背對著牢門不予理會。
“秦明兄,是我顏世傑!”
顏世傑見狀,忙上前呼喚。
秦明聽得聲音熟悉,轉過身去,隻見林充正含笑站在外邊,而叫他的人正是久違的表兄顏世傑。
秦明驚訝不已,問道:
“表兄!林大哥!您們為何在此?”
“聽說賢弟不幸被晁蓋那夥人擒獲,林充大哥立刻帶人下山營救。”
顏世傑解釋道。
在《蕩寇誌》中,顏世傑雖與秦明為表兄弟,卻效忠朝廷,兩人立場對立,最終秦明命喪顏世傑之手。
現今顏世傑既已入夥梁山,自然不會再現昔日充突。
“林充大哥的大恩,秦明銘記於心!”
秦明聽罷感激地說道。
“此地不宜久留,顏兄,速破牢籠,帶上秦明兄弟先行撤往二龍山!”
王輪叮囑道。
顏樹德手起刀落,揮動魚鱗紫金刀斬斷鐵鏈,將虛弱的秦明背起。
眾人隨即離開,由芒碭山三傑斷後,沿路朝山下行進。
臨近山腳時,突生異變。
二龍山眾人湧出,以偷塔天王晁蓋為首,急速向山下趕來。
王輪等人擔心計劃泄露,皆緊握武器,嚴陣以待。
然而,晁蓋一行人擦肩而過,未作停留,徑直向前充去。
“鮑旭兄,山下何事如此緊急?為何晁天王率眾急赴山下?”
混世魔王樊瑞見鮑旭疾馳而過,急忙攔住詢問。
喪門神鮑旭性情暴躁,麵貌凶悍,早年在枯樹山靠巧取豪奪為生,後慕晁蓋、宋江之名加入二龍山。
他曾與芒碭山三傑同期投效,雖外貌嚇人卻不被晁蓋、宋江看重,唯獨與性格直爽的樊瑞交好。
鮑旭被樊瑞拉住,剛要發作,認出對方後改口說道:
“啊!原來是樊瑞兄!兄長有所不知,山下來了青州兵馬都監黃信,聲稱要與我們決鬥。
他若贏了,便要求釋放霹靂火秦明;若敗,則希望秦明隨他上山入夥。
晁蓋兄和公明兄知曉後,命我們立即下山,務必將此人留下。”
鮑旭話音未落便欲繼續趕路,卻被樊瑞再次攔住:“兄弟且慢,聽我說完。”
“嗯?自從加入二龍山以來,我隻與芒碭山的三位兄長相處融洽。
樊瑞兄有何話說,但講無妨!”
鮑旭說道。
樊瑞先看了看身邊的王輪一眼,見其點頭示意,隨即說道:
“兄弟與我們芒碭山三人情況相似,自登臨二龍山後,托塔天王晁蓋與及時雨宋公明何曾正眼瞧過我們?我們又何必為這種人物效命!”
“咦?兄長這話是什麼意思?莫非已經尋到了更好的去處?若是如此,還請帶上我一同前往!”
鮑旭先是一怔,接著說道,“正好我在二龍山的日子也厭倦至極!”
……
二龍山腳下,晁蓋率領眾人列陣於關口前,對麵正是前來求助老慕容卻遭拒絕的鎮三山黃信。
黃信身旁一人全副武裝,手持丈八蛇矛,端坐馬上。
此人正是梁山馬軍一營主將賽張飛杜壆。
話說黃信拜秦明為師後,對其感激不儘。
他重情義,本欲帶兵救援秦明,卻被老慕容攔下。
一氣之下,他獨自前往二龍山,欲單槍匹馬對抗群賊,與師父共存亡。
剛至山腳,遇到賽張飛杜壆率軍迎接王大頭領。
二人素不相識,因誤會交手,黃信武功不及杜壆,很快就被擒住。
雙方說明來意後,誤會消散。
黃信得知王大頭領正上山營救秦明,擔心有變,主動請纓前往關下吸引敵軍注意。
杜壆見他雖武藝平平,但品行可嘉,遂將軍隊交給楊誌和朱仝指揮,隨黃信一同趕往關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晁蓋,聽好了!我今日前來,定要與你們分個勝負。
若我贏了,還我師父秦明;若輸了,任憑處置,絕不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