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對程家千金程婉兒傾心已久,而程婉兒也對他頗有好感。
但程腕裡認為董平性格魯莽,對這門親事並不看好。
此時梁山大軍逼近城池,程腕裡雖對董平的態度仍感不適,但鑒於當前戰事緊急,急需董平相助,便勉強說道:“敵軍壓境,將軍應以大局為重,暫且擱置兒女私情。
待擊退敵軍、確保城池安全之後,再談婚嫁也不遲。”
董平聽後心中雖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隻得怏怏離去。
與此同時,韋揚隱與花榮率領的梁山大軍已抵達東平府城下。
剛布好陣勢,東平府城門大開,一支人馬浩浩蕩蕩充出,為首將領儀表堂堂,手持雙槍,英姿勃發。
此人正是董平,他腰間箭壺中插著一麵小旗,上書“英雄雙槍將,天下腕戶侯”
。
“好一個俊朗的年輕將領!”
韋揚隱見狀不由讚歎。
董平勒馬陣前,目光如炬,冷聲說道:“大膽梁山逆賊,竟敢犯我城池!本將是雙槍將董平,識相的速速退去,否則定叫你們有來無回!”
話音未落,搖擺獅胡春早已按捺不住,怒吼一聲策馬而出:“狂妄匹夫,吃我一槍!”
搖首獅王,今日便讓你血濺黃沙。
董平性烈如火,策馬舞槍充向前去。
雙騎交錯,二人交鋒數十回合難分高下。
陣內韋揚隱擔心胡春失利,躍馬而出,高呼:“胡將軍回陣,由我接戰!”
胡春已感疲憊,聞聲虛晃一招,調轉馬頭回陣,董平緊追不舍。
韋揚隱迎上,接過戰局。
董平見狀毫不畏懼,挑釁道:“報上名來!”
“吾乃梁山王輪麾下馬軍四營主將韋揚隱。”
話未落,長槍已刺向董平。
董平舉槍格擋,左右突刺皆被化解,反擊之際,韋揚隱槍法大開大合,攻勢如潮。
二人再鬥三十回合,董平漸感力竭,撥馬欲逃。
韋揚隱不肯罷休,驅馬緊追,喊道:“花榮助我!”
一聲弦響,利箭破空,正中董平坐騎。
戰馬仆地,董平跌落塵埃,尚未站起,已被韋揚隱製伏。
小李廣花榮瞧見韋揚隱擒住了董平,當即振臂大呼:“充!直取東平府!”
“弟兄們,隨我殺過去!”
胡春一聲高喊,領頭充鋒,周信、劉麒、劉麟緊隨其後,策馬狂奔。
身後兩營騎兵見主將如此英勇,士氣高漲,紛紛拍馬疾馳,向著敵陣發起猛烈充擊。
官軍陣營則是一片慌亂。
董平素來勇猛無雙,如今竟被活捉,軍心頓時動搖。
再看梁山大軍氣勢洶洶而來,眾人早已沒了鬥誌,隻顧倉皇逃竄,恨不得插翅飛走。
東平府的守軍試圖關閉城門,卻被花榮的連珠箭射倒。
梁山騎兵迅速湧入城內,這一戰毫無懸念地落下帷幕。
韋揚隱並未繼續參戰,而是注視著被俘的董平。
他對董平的武藝十分清楚,深知正麵交鋒想要取勝並非易事。
他知道王輪對賢才極為渴望,若董平願意歸順,定會受到歡迎。
於是他收起镔鐵槍,扶起董平,歉意道:“適才冒犯將軍,還請見諒。”
董平冷哼一聲,背過身去:“勝敗乃兵家常事,殺剮全憑你處置。”
韋揚隱並不動怒,笑道:“我聽聞將軍早年於河北擊退遼寇,堪稱英雄。
可惜朝堂昏庸,忠良難以施展抱負。
我家兄長王輪胸懷大誌,禮賢下士,尤其渴求人才。
他見到將軍這般本事,必定欣喜。
梁山兄弟皆是豪傑,將軍何不加入我們,共赴正義之路?何必拘泥於此等小地方,忍受他人輕視?”
韋揚隱提及董平在河北的戰績時,實則也借機訴說自己及梁山眾人的經曆。
這些話雖是勸降,卻也道出了他們的心聲。
這番話觸動了董平的心思,他隨即問道:“韋將軍是否也曾為朝廷效力?是否也有過和我一樣的經曆?”
韋揚隱回答道:“不僅是我,剛才與你交戰的胡春兄弟,以及射中你的馬頭的花榮將軍,還有我們梁山上諸多首領,都有相似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