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方臘轉向賀從龍說道:
“賀將軍負責訓練新兵,應該明白未經戰場洗禮的士兵難以擔當重任。
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這次請你從新招募的軍士中挑選兩腕人,
我再撥給你一腕五千禦林軍。
你速與夏侯成將軍連夜趕赴睦州救援!”
賀從龍聽罷,立刻抱拳領命:
“臣遵旨!
不過懇請陛下準許,讓包道乙天師隨行協助。
有包天師同行,我有信心守住睦州,不讓齊軍進城。”
方臘聞言看向包道乙,詢問道:
“國師意下如何?”
包道乙稽首作揖,笑道:“聖上旨意,貧道自當追隨!”
方臘點頭笑道:“國師肯去,寡人安心多了!
希望天師施展道法,護國安民,穩固南國基業!”
包天師拱手道:“陛下隻管放心,貧道雖無才學,但憑心中所學,再加上陛下的福澤,必能蕩平齊天輪的軍隊,讓他們有來無回。”
第五三八章靈應天師需助軍務蟒頭彪將起異心
且說禦林護駕都教師賀從龍接了聖公方臘的將令後,為何執意再向方臘請求,讓靈應天師包道乙隨他一同前往睦州?
原來這包道乙乃金華山中人,自幼出家,習得一身旁門左道之術。
他隨身攜一口寶劍,名為玄元混天劍,精通飛劍之術,能於百步之外取人性命,極為厲害。
後來包道乙追隨方臘造反,每逢強敵對峙,南國諸將無法應對時,便會請他施展妖術傷敵,屢試不爽。
方臘因有此老道相助,得以肆意妄為。
包道乙因此被尊為南國靈應天師,與寶光如來鄧元覺並稱南國兩大國師。
賀從龍擔憂自己難以對抗齊天輪的諸多將領,故而請求帶包道乙同行。
方臘自然明白這一點,遂答應了他的請求。
再說賀從龍,自小便擅長槍棒,投靠方臘後,官至禦林護駕都教師。
雖然在原著中被玉麒麟盧俊義生擒,但其武藝卻不可小覷。
睦州大將夏侯成本是婺州山民,獵戶出身,擅使鋼叉,武藝同樣不凡。
三人領命後離了金殿,徑直往軍營而去。
途中還在商討軍情。
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喊道:
“包天師、賀將軍、夏侯將軍!且慢前行,我尚有話要說!”
三人回首,見是司天太監浦文英快步趕來。
他是方臘手下負責天文占卜的人,閒暇時常與包道乙切磋技藝,兩人相識已久。
於是包道乙笑道:“浦司天這般著急追趕我們,莫非聖公又有新的軍令傳達?”
浦文英未開口,先拉過包道乙三人避開眾人,待確認四周無人留意,才壓低聲音笑道:
“並非聖上頒布新旨,而是我心中有話不得不說。
昨夜觀星,見南方將星黯淡無光,而齊天輪麾下北地將星卻光芒耀眼。
即便我們南國歸降的將領中,仍有半數星光明亮。
包天師雖法術高深,賀將軍亦武藝卓絕,但我私忖,此次出征恐難稱順利。
不如回宮稟報聖上,合力勸其牽地避敵或議和投誠,以解南國危難。
諸位意下如何?”
包道乙聽罷勃然大怒:“浦司天膽敢動搖軍心,該當何罪?你若隻是一時糊塗,尚可原諒,竟還想煽動我等勸聖上投降,簡直是自尋死路!”
說著,抽出背後玄元混天劍,直指浦文英,欲將其一劍斬殺,以免再影響南國士氣。
浦文英雖會些武藝,卻遠非包道乙對手。
身旁賀從龍與夏侯成本就對他的言論不滿,此刻更是火上澆油,聯手將他製住。
眼見劍鋒逼近,浦文英已無退路。
千鈞一發間,忽聞一聲斷喝:“包天師,手下留情!”
包道乙聞言收劍,劍尖僅擦過浦文英耳邊,削下一縷胡須。
話音剛落,金殿方向走出兩位威風凜凜的大將。
左側那將身高八尺,麵容白淨,濃眉朗目,鼻梁高挺,唇闊頜方,頷下略有胡須垂於耳畔。
披掛整齊,手持丈八蛇矛,目光如炬,氣勢淩人。
右側那位將領更高大,近九尺之身,頭戴镔鐵盔,身披連環镔鐵甲,內襯皂色戰袍。
麵容黝黑如漆,濃眉闊目,鼻直口方,威嚴不可侵犯,手中緊握镔鐵點鋼槍,威風赫赫。
他們並非旁人,正是剛自金殿歸來的鄧天魁、李虎。
二人先前拒了方臘前往睦州增援的命令,心中盤算著待賀從龍、包道乙大軍離去後,伺機而動。
包道乙等人剛離開金殿,鄧天魁、李虎便借故跟隨而出,打算返回軍營,與姚剛、楊誌、酆美等人商討起事計劃。
誰知還未出殿,就見到司天太監浦文英匆匆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