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士遠本欲接話,卻也沉默下來,不知該如何回應。
這時,一直藏於軍卒身後的將領伍應星終於開口:
“祖丞相與譚元帥未曾與齊天部下的將士交戰,自不知他們之厲害。
王氏三雄雖武藝高強,卻不及大齊眾將。
諸位方才都看得清楚,林充不過三十合便勝了王大頭。
這般實力,在場誰能辦到?我伍應星絕無此能耐。
即便譚元帥親上戰場,恐怕也非易事。”
見譚高微微點頭,伍應星繼續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前夏侯成將軍赴清溪求援,至今未歸。
依我之見,我們需做好腕全準備,才能確保無憂。”
祖士遠本對伍應星畏葸之態心生厭惡,此刻聽其言似有道理,便問道:
“伍將軍有何應對之策?”
伍應星先退一步,拱手道:
“既承祖丞相垂問,末將直言便是。
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寬恕。”
譚高因王大頭之敗心情不佳,厲聲道:
“伍將軍不必多言,直言即可!”
伍應星並不惱怒,望向城下仍在激戰的王鐵臂與王鋼拳,又拱手道:
“祖丞相、譚元帥及諸位,有所不知。
此前諸位尚未登城時,杜微將軍便勸我開城投降……”
伍應星話未說完,右丞相祖士遠便冷聲打斷:
“伍將軍怎可出此言,莫非意欲背叛方聖公?”
“右丞相莫要誤解!”
伍應星急忙擺手說道:“末將若是真心如此,早在各位到來前,便已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了。
又怎會在此與各位商議?我這麼說,不過是為了提出一個建議而已!具體如何決定,還需各位自行斟酌。
而且,我還有話說……”
“你有何事便直說,莫再繞彎子!”
元帥譚高厲聲喝道。
伍應星聞言,微微一笑,拱手說道:“譚元帥稍安勿躁!我的意思是,若各位都同意歸降,末將願去說服杜微將軍。
聽聞常州守將錢振鵬和秀州守將段愷,雖主動投奔齊天大聖,卻仍被封為大將。
若我們舉城歸降,那齊天大聖想必也不會虧待於我們。”
“哼!好個伍應星!你說來說去,還是想投降?”
祖士遠怒斥道:“你方才畏縮不出,我不與你計較已是寬容。
如今竟還想討價還價,莫非以為我不敢動你?”
伍應星連忙搖頭,正欲回應,忽聽參政沈壽指向城下喊道:“祖丞相,譚元帥,快看!哼金剛王鋼拳被杜微將軍擊落馬下,哈金剛王鐵臂也被大刀聞達一招擊暈!”
此言一出,祖士遠哪還顧得上責怪伍應星,立刻與眾將一同探頭往下觀看。
果然看到大刀聞達擒住哈金剛王鐵臂,杜微押著哼金剛王鋼拳,走向豹子頭林充。
這一幕讓祖士遠臉色鐵青,譚高元帥更是沉著臉。
眾將彼此對視,心中暗自思忖:連王大頭三兄弟那樣的高手都不是敵手,我們又怎能抵擋?難道真的要如伍應星所說,開城投降?
右丞相祖士遠深受聖公方臘信任,視為左膀右臂,自是深諳人心。
見眾將中不少人目光遊移不定,祖士遠已明白他們被伍應星的話所動搖,心中動搖。
當即怒哼一聲:"你們難道真的相信伍應星的話?"
"莫忘,城外那些叛軍即便凶悍,睦州城內尚有數腕精銳!縱使他們來攻,也絕不可能越過雷池一步!更何況,清溪離睦州不遠,聖公的大軍或許早已在路上。
若誰敢如伍應星所說行事,休怪我不講情麵!"
祖士遠轉向伍應星,怒斥道:"伍應星身為我睦州的鎮守大將,非但不思退敵之策,還散布謠言擾亂軍心,打壓士氣!此乃大罪,按律當斬!然現正交戰之時,殺將領不祥。
來人,把他拿下,關入大牢,讓他親眼見證齊軍如何敗於睦州城下!"
話音剛落,幾名親兵迅速上前,將伍應星製住。
伍應星不敢反抗,急切喊道:"祖丞相,我話還未說完,為何就抓我?這不是寒將士之心嗎?我剛才那樣說,是因為與杜微將軍交情深厚,以為能促成此事,並非真心主張投降。
若眾位都如丞相這般忠誠,我自然佩服!但我想提醒的是,齊天輪的部將個個驍勇善戰,而我睦州將領雖也不弱,卻難以匹敵。
所以建議暫且據城固守,等待援軍才是上策。
丞相未聽完我的話便定下如此決策,我很不服氣!"
"放肆!"祖士遠冷笑道:"你竟敢不服?"
“若非你胡言亂語,我城頭守軍怎會失了鬥誌?即便你所言屬實,這般說話,又豈是將帥所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拖下去,杖脊二十!”
伍應星還想辯解,卻被眾軍卒強行押下。
喜歡水滸:開局召喚隋唐猛將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召喚隋唐猛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