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隆釘好了狗窩,王桂蘭和趙秀萍已經熇好了油,不得不說,這時候的老母豬,是真肥啊!
等馮建業馮國興爺倆回來。一家人吃過了飯。爺仨就在東屋炕上嘮嗑。
馮建業聽說馮國隆換槍,很是支持,畢竟時代不同了,家裡也有這個條件了,換一把好槍,進山能安全不少。也確實有這個必要。
而馮國興聽說馮國隆要換五六半,直接對著馮國隆說道,“二,以後買子彈,你就找孫四哥,他有一個朋友就是保密場的,專門整這玩意的。”
馮國隆點點頭,又想起了斷了的三八大蓋,“大哥,你能不能在林場找個木匠,把我那三八大蓋接上?”
馮國興以為的是換一個槍托。很隨意的就答應了。
“行,我找人給你換一個,保準一摸一樣。”
馮國隆一聽大哥會錯意了,趕緊解釋道。
“大哥,不是換,是接,我心思那是爺留下的,反正以後也不準備用了。就留在家裡做個念想。”
馮建業聽馮國隆這麼說,也是滿意的點點頭。當初馮大山用的那把漢陽造,已經在馮大山入土的時候一起埋了。
馮大山留下的槍也就是這一把三八大蓋了。留下做個念想,還是不換槍托的好。
馮國興也明白了,想了想問道。
“那你看在裡邊鑽兩個眼,楔子連上,再粘一下子行不行?”
馮國隆想了想,以後確實不準備用這把槍了。這麼整也行。
於是點點頭,“行,那你讓木匠師傅儘量整的嚴絲合縫!”
馮國興點點頭,接著說道,“木匠我給你找好了,木料也差不多了,櫃子直接在那邊做,做好了拉回來。
地板的話得下周就能開始,到時候得來這邊做!”
馮國隆沒想到大哥辦事這麼利索,高興的答應了。“下周就行,一周白天我都有時間,等收稻子你們下地我不用去!”
村裡已經定下了,從二十號開始收水稻。
因為紅山村就西邊有一個人工修的引水大壕,所以水田少。每年基本四五天就收拾利索了。
然後就是掰苞米了!
馮國興幽怨的白了他一眼。“木匠說了,板子是現成的。兩個屋兩天就能完活。你們護秋雖然不用上工,但是活都是按家分的,你彆想偷懶,到時候國慶都得放假回來乾活呢!你還想跑?!”
這時候生產隊都是按一家有幾個勞動力,就分多少活。基本都是自己乾自己家的。
馮國隆也是無語,這兩年護秋村裡原則上是不用參與秋收的,但是你家的活你不能不乾啊!
而且馮家的勞動力多,乾完了還能幫著李家乾點。
林場這時候沒有生產,是允許員工回家參與秋收的。
又聊了一陣,馮建業讓馮國隆明天彆著急回來,等到中午給馮國慶也接回來。
他們明天中午就要放假了,一直到秋收結束。
雖然相當於有兩個暑假,但是這個秋收假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改頭換麵的好機會。
無他,曬卻黑卻黑的!
答應以後,馮國隆回到自己屋,早早的睡下了。
……
第二天一早,吃過了早飯以後,王桂蘭就遞給了馮國隆一個布包,裡麵是裝好的一千五百塊錢。
馮國隆接過了錢,又找一個背筐,裝了一些野豬肉,這是準備給大舅和關大勇,還有供銷社裡幾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