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國一愣,這倆人一唱一和的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啊!但是昨天他們三巨頭商量的時候他倆可沒這麼說啊!
李衛國也不傻,隨即就明白了。昨天他自己在這,今天他、馮家父子都在這,人情分量不就不一樣了嗎!
但是這話李衛國可沒接。而是給馮國隆使個眼色。
馮國隆會意,趕緊上前,“那就謝謝董叔劉叔了!”
李衛國不接因為他是村長,可以記住這個人情,但是不能擺在明麵上!這玩意好說不好聽。
馮國隆接,明麵上就是二人照顧晚輩,為村裡孩子著想了。他倆還能撈個好名聲。至於背後怎麼說,那就無所謂了。
今天在場這麼多人,他倆提的話頭村裡肯定都會知道,隻是或早或晚。多給也是他倆的意思,不是李衛國以權謀私。
也就是說村裡人背後講究,也是講究他倆。這是要這個人情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馮國隆接過了話茬,李衛國才開口道:“那你倆看多給給多些合適?”
倆人明顯已經商量過的了。
董軍開口道:“一個多給五分吧,畢竟那塊地底下都是碎石不能種,而且附近也沒人選。離村子還遠!”
劉文也點點頭。
李衛國點點頭,“那行,那以後咱們就說好了,以後誰家孩子再批宅基地,在外邊的的咱們也酌情多給點。”
李衛國這麼說,也算是幫兩人減小了壓力了。相當於投桃報李,人情世故。
而且吧現在本身給批宅基地的時候都會多給。主要是村裡真不缺地。尤其是不能種的地。
能種的早開成大地了。就連以前的林子,隻要能種,都是放了樹把樹根摳出來種地了。
馮國隆在一旁樂開了花了。
一個多給五分,八個就是四畝啊,合起來,就有一坰二了。
說坰可能有的人不理解。坰是東北這邊的叫法,一坰地也就是一公頃,一萬平!
而現在這邊東北計量土地用的是大畝,也就是一坰地十畝,一畝一千平。
馮國隆的一坰二就是就是一萬兩千平!
這麼說吧,就單單這個麵積,原來土地上的植被,加上人工喂養。這個地方足夠馮國隆養個幾十頭鹿或者麅子了!
短期內,場地的問題不用擔心了。等種群繁殖起來,再考慮擴建的事都不晚。
這邊定好了調子,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奔南大地去。
等到了地方,馮國隆就以護秋時候住的那個窩棚為點。
往南靠個二三十米就算是北牆。
為什麼要往南靠個二三十米呢。這是因為這二三十米彆人乾啥都不夠用。等將來馮國隆的鹿場擴建,直接就圈進來了。
馮國隆的想法是南北一百米,東西一百二十米。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場地。
這樣不管是鹿或者麅子在裡邊都能跑開。
動物這東西養的好不好,跟場地大小,和活動量夠不夠還是有關係的。
比如牛馬羊,總在外邊放養的就比圈養的長得要快,也健康。
一群人開始量地,董軍指揮,畢竟他是會計。
來的時候已經準備好了幾個木頭橛子,隻要把地量好了,木頭橛子往裡一釘就完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