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我聽說人家公家以後要的糧也少了。這回自己家地好好伺候著,能多打不少糧呢!再也不用怕口糧不夠了!”
有高興的自然也有不高興的啊!
“村長!咱們生產隊都這麼多年了!咋說分就分呢!”
“是啊,這分了以後咋整啊!咱們上班家裡沒人種地啊!”
“對呀,我家就我一個勞動力,她們身體都不好,以後上哪領救濟糧啊!”
聽著下邊的議論紛紛!李衛國早有預料!當當當的又敲了幾下子鐵軌。
“生產隊解散,是國家政策,不是個人能乾預的!”定好了調子,李衛國頓了頓,又繼續說道:“現在你們高興也好,不高興也罷,這個家是肯定要分的。”
“有功夫說那沒用的,不如聽我說說咋分!”
“交完公糧以後,口糧跟往年一樣按工分分。救濟糧一粒不留按人頭分。村裡也有一些生產相關的東西,都會估價,到時候大夥一起,誰相中啥了就買,兩家或者更多家都相中那就價高者得!”
“賣出東西的錢,村裡留下一小部分,剩下的也按今年的公分分錢。”
“等這些都完事了,第三件事就是分地!分地的事以後再說。”
“現在,天也挺冷的。聽明白的就回家吧,沒聽明白留下來找我們幾個問!”
李衛國說完,人群又是一陣鬨哄哄的。
但是也開始散去,每家也都留了人。
人少了以後李衛國就領著留下的人進了屋。畢竟外邊冷啊!
馮國隆沒管這個,留下大哥父親還有林躍東在這,他幫著大嫂抱著孩子回了家。
直到晚上快九點了。三人才回來。
王桂蘭給放上桌子。三人開始吃飯,馮國隆也在旁邊陪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爸,村部那些牲口農具啥的咱家整點啥啊!”
馮建業搖搖頭:“拉到吧,那玩意都不咋地了。用好多年了,以後自己種地了,得好好伺候了,可不能像生產隊那麼糊弄了!開春以前咱們自己買。”
馮建業骨子裡還是一個農民的。對於種地,有一種執著!
而生產隊,這麼些年下來,不說都糊弄,但也是大部分人了!畢竟混也是那些,不混也是那些。
村裡乾部能抓幾個人啊,而且人家去了,你隻能扣,不能不給!
所以到今天,混解散了!
馮國隆點點頭,“那說沒說地咋分啊!”
馮建業思索了一下。“好像叫什麼包乾什麼,反正就是自己乾自己的。”
這時林躍東停下來筷子。“叔,包乾到戶,咱們這個包乾到戶挺好,你到時候想種啥種啥,比包產到戶強!”
說著林躍東又給父子三人解釋了一下“包產到戶”與“包乾到戶”的區彆。
“包產到戶”和“包乾到戶”是生產隊解散以後,兩種重要生產經營形式。
首先是分配方式不同。包產到戶是農戶承包集體土地,按約定產量向集體上交糧食或其他農產品),超出產量部分歸農戶自己。即“定產到田,責任到人,超產歸己”。
舉個例子,如果承包時約定畝產800斤,農戶實際畝產1200斤,需上交集體800斤,剩下400斤歸自己。
“包乾到戶”更常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形式,也就是可以幾家一組,也可以自己家一組。
農戶承包土地後,直接向集體繳納一定的稅費或糧食俗稱“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餘全部歸自己,無需再按產量分成。即“自負盈虧,剩餘全留”。說白了就是你跟村裡包地!
比如,約定每年上交集體1000斤糧食,農戶實際收獲的糧食中,交夠1000斤後,剩下的全部歸自己支配。當然,你也可以用錢給。
兩種方式生產自主性不同
包產到戶,集體對生產過程如種植計劃、種植品種等)仍有一定乾預,農戶需按照集體安排執行,人家讓你種啥你種啥!超產部分才能自主分配。
包乾到戶則不同。農戶在生產經營上有更大自主權,可自主決定種植什麼、如何種植,隻需完成上交任務,剩餘產品完全由自己支配,更能激發生產積極性。
二者本質都是打破集體統一經營模式,賦予農戶生產自主權,但“包乾到戶”分配更徹底、操作更簡便。
喜歡82趕山打獵娶村花!從獵熊開始請大家收藏:()82趕山打獵娶村花!從獵熊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