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遠立刻笑著說道:“大家先稍安勿躁,不要著急,先聽我說完。”
“有些事情,我們還是要講清楚,再做最後的決定。”
“剛才我說的都是好處,但凡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麵性的,有好處自然就有不好的地方。”
“隻有將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綜合在一起後,大家才能做出最後正確的選擇。”
眾人聽到這話後,紛紛點頭,覺得陳誌遠說的對。
剛才大家一聽到這個好消息,都已經興奮了起來。
聽到陳誌遠的勸解,也不由變得冷靜了下來。
“種植木耳當時是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就是我們第一次的投入可能會有些大。”
“更重要的是,木耳的抗災害能力也沒有特彆的強。”
“我們要按照種植木耳的流程去照顧,才能夠提高出耳量,才能保證我們有更好的收益。”
“要是東西種下去,後麵誰也不管了,到時候什麼都沒有,那可不是我的責任,是大家沒有照顧好。”
“這東西就跟種地一樣,還是需要細心的嗬護,才能夠有更好的收成。”
眾人一聽到陳誌遠說第一次投入有點大的時候,不由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畢竟每個人家的能力有限,要是種了木耳,到時候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那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錢花了,啥也沒得到,確實有點難受。
很多人也是這樣的一個感覺。
最重要的是抗災害性還不是很強,那說明就跟種植作物一樣,有可能出現病蟲害的情況出現。
眾人的熱情又再一次降低了一些。
陳誌遠看到眾人的樣子後,也明白他們的想法。
這件事情要是不說出來的話,早晚都是一個問題。
隻有讓眾人清楚的知道這個事情的全部情況,才能更好的讓眾人配合起來。
不然的話,大家將東西弄回來,全都擺在那裡,也沒有任何的用處。
種植木耳看似很簡單的樣子,可是中間還有很多細致的工作要做。
這也是陳誌遠提前給眾人打了一劑預防針。
告訴他們,這世界上沒有任何的不勞而獲。
隻有這樣,選擇種植的人,才能夠用心去做。
陳誌遠繼續說道:“第一次投入大的問題,其實我思考了一下,對於彆人來說可能投入確實大。”
“對我們來說,其實第一次的投入,隻需要我們多費點體力就好。”
“這一次種植木耳,主要是用段木栽培的技術,顧名思義,就是需要木頭。”
“要是彆的地方,不靠近山林,沒有那麼多的木材,他們肯定是要買回去的。”
“這樣的投入,自然是很大的。”
“可是我們不一樣,我們依山傍水,有著大量的森林資源,有著很多的樹木,這就是我們天然的優勢。”
“所以在木材上,對於我們來說,隻需要費點力氣,去弄一些木材回來就行。”
村民聽到這話後,不由眼前一亮,沒有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